点击量:11560
当2011年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卡扎菲本人死于非命,数以亿计的地球人如释重负地欢呼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利比亚这个北非产油国,终于结束了卡扎菲的“一人一票”(就卡扎菲这“一人”有权投他的“一票”),转而进入到真正的“一人一票”(每个利比亚选民都有权投自己的一票)时代,他们也相信,这个既不乏基础设施、也不乏财富和资源的国家,将从此走上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2012年的第一次选举,场面的确热烈——甚至有些热烈过头了,这个总人口不到700万的国家,实际参加投票的选民竟多达280万,以至于选举委员会不得不呼吁“诚实投票”,让每个投票者在投票后把身份证号码留下来。
然而选举并未带来预期中的稳定:东部的昔兰尼加地区,分离主义倾向在“后卡扎菲时代”变得愈加露骨;最早爆发反卡扎菲武装斗争的津坦等地,世俗色彩强烈的民兵组织对原教旨势力的趁乱而起愤愤不平,而班加西等地的伊斯兰激进派民兵则反唇相讥,指责津坦人拥兵自重,双方都以“革命功臣”自居,而将对方斥为“叛徒”;在南部边境地区,被国际社会认定为恐怖组织的“安萨尔阵线”阴魂不散;在塞卜哈等地,卡扎菲所属部落和旧政权余部,也仍然在和现政权打着拉锯战……2012年“9.11”发生的班加西事件,不仅导致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斯(Chris Stevens)死于非命,也让国际社会不得不认真“复盘”,审视一下“一人一票”后,利比亚究竟还缺少什么,以至于至今无法恢复平静。
至少有两位重要当事人——一手推动“阿拉伯之春”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他的国家安全顾问、前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在推翻卡扎菲过程中起到主推手之一作用的苏珊.赖斯,认定利比亚缺少的,不过是另一次“一人一票”:去年10月10日,至今仍被许多国家承认的利比亚总理扎伊丹(Ali Zeidan)在首都的黎波里光天化日下先被神秘劫持、后被离奇释放,5天前刚刚不经利比亚政府授权,擅自派遣突击队逮捕98年“8.7”肯尼亚-坦桑尼亚美国使馆爆炸案嫌犯、利比亚原教旨领导人利比(Abou Anas al-Libi,原名Nazih Abdul Hamed al-Raghie)的美国政府淡然处之;今年3月18日,扎伊丹“挂印封官”离开利比亚,至今下落不明,5月18日,津坦民兵在退役将军哈夫塔尔(Khalifa Haftar)和前津坦地区警察总监费尔纳纳(Mukhtar Fernana)指挥下冲进利比亚议会大楼,宣布解散议会,他们给出的药方,也依然是再来一次“一人一票”。
于是利比亚真的“再来了一次”:6月25日,利比亚匆匆组织了新一届立法选举,以选出200名国会议员(包括32名特意为女性保留的议席),对此奥巴马和赖斯表示,这意味着利比亚已走到了“迈向全面民主的里程碑”,并对利比亚人的“勇敢和努力”致以“热烈的祝贺”。
然而利比亚选民似乎没那么高的兴致:加拿大广播公司的统计显示,此次选举登记选民人数已缩水到150万,而实际投票者不足1/3。
自投票以来(或严格说一直如此),利比亚境内的港口便陷入“今日开、明日关”的“死循环”中,地方武装、割据势力、自由派或原教旨派一面指责对方“破坏和平”,攻击、封锁本方势力范围内的油港,一面毫不客气地向对方同样目标做同样的事,脆弱的妥协总是不旋踵即告瓦解。7月13日,由几派原教旨民兵组成的“利比亚革命委员会”(CRL)打着“驱逐非法武装”的旗号,向长期控制的黎波里国际机场的津坦民兵发动攻击,造成至少7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的黎波里被迫关闭,同日利比亚各油港的装船活动,也因武装冲突、封锁和罢工不得不暂停。
对此,一些国际人士依然寄希望于“一人一票”——由于局势混乱,计票结果可能要到7月20日方能出炉,在他们看来,一旦结果出炉,利比亚就会结束持续数月的“无政府状态”,有新的总理、内阁、国会,也将在“后卡扎菲时代”最终拥有姗姗来迟的一部宪法。更有人进而指出,从目前计票情况看,此次选举中,世俗派候选人将获得大多数议席,从而改变此前原教旨借“一人一票”在利比亚坐大、令欧美尴尬的局面,而这将有助于利比亚走向民主和稳定。
然而这些乐观情绪恐经不起认真推敲。
正如一些北非传媒,如阿尔及利亚《国家每日新闻》等所言,更麻烦的是,对“一人一票”意兴阑珊的远不止选民:7月6日选举委员会披露的信息显示,多达16个选区根本无法正常进行选举投票,从而不得不将议席空缺;尽管候选人总数高达1600,甚至比2012年的第一次“一人一票”还要多,但这些人中大多数是名不见经传的政治菜鸟,原教旨领袖们纷纷选择了回避参选——事实上,这才是世俗候选人有望占据议会多数的真正奥妙所在。
“阿拉伯之春”如火如荼之际,北非各国原教旨领袖们纷纷打起“民主”旗号,力图借“人多票多”优势,以民主的形式,实现“教法治国”的梦想,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他们都一度达到目的。但随着外界对这种“借民主实现原教旨化”的“阿拉伯之冬”开始提高警惕,尤其埃及兄弟会政府垮台,和叙利亚内战性质的复杂化,“有原教旨特色的一人一票”再难博得名实之利,利比亚许多一度热衷“选票政治”的原教旨派别、领袖开始产生“即便像埃及兄弟会那样选上又如何”的想法,转而驾轻就熟地重新选择和异见部落、派系直接诉诸武力的争权道路——姑且将这条道路称之为“一枪一票”。
很显然,迷信“一枪一票”的不仅是原教旨派,“5.18”占领议会大厦之役,世俗派民兵在自觉“受到不公正待遇”后,依然选择了“让枪说话”、而非“让选票说话”。7月13日利比亚境内的混乱和暴力,肇源并非出于任何单一派系,而这次局势的恶化,恰发生在5.25投票后、7.20开票前,这充分表明,利比亚越来越多的政治势力,都已开始选择“一枪一票”的诉求表达方式,仍坚守“一人一票”的,许多都不过是些无枪可拿的人。可想而知,这样一群人即便真的进了议会,入了内阁,甚或制订出一部宪法来,其号令又能出都门多远——乱作一团的的黎波里国际机场离市中心不过25公里,“敏感之地”津坦也不过170公里之遥。
在这些政治势力首领中,津坦派的精神领袖哈夫塔尔早在1969年就当上了卡扎菲军队的总参谋长(也是在乍得以装甲部队和空军被对方丰田车打败时的利比亚军队总指挥,本人兵败被俘后倒戈,是较早开展海外反卡扎菲运动的领袖),他的原教旨对手们则多参加了2011年推翻卡扎菲的战事,他们并非不明白,“一枪一票”在利比亚这个奇特的平台上,未必能争出个子丑寅卯来——但在他们看来,至少目前,这种更“直截了当”的“维权方式”,要远比“一人一票”实际得多。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责任编辑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下一篇:2014 让我们深深感动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