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1483
3月15日,武陟县乔庙镇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麦田内,春管正忙。 本报记者 王铮 摄
□本报记者 刘晓波
“惊蛰”已过,“春分”将至,中原大地8500万亩小麦返青起身。
河南是全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均居全国第一。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赴南阳考察时殷殷嘱托:“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五次到河南考察调研,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每次必谈农业,必谈粮食生产,深情寄语:“河南农业农村人口比重大,‘三农’工作任务繁重,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
牢记嘱托,奋勇争先,河南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强,粮食总产稳居全国第二,连续7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不仅解决了自身1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良田”尽显“科技范”
走进中原农谷核心区——新乡平原示范区师寨镇高标准农田万亩核心区,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渠相连,高约4米、长100多米的大型平移式喷灌设备缓缓移动,小麦喝上了水肥“营养餐”。
给这个“大块头”发指令的是当地种粮大户薛卫波。只见他打开手机,按照流程摁了几下,两三分钟后,所有的喷头喷出水花,每隔5分钟,喷灌设备的双轮就会前移半米。
“浇地还能这么方便,搁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在薛卫波的记忆中,小时候跟着村里老人浇地,用过水泵,拖着长长的地龙带,浇一段拖一段。前几年,趁着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机会,他承包了2000亩地,镇里牵头建立“小麦春灌服务”微信群,种粮大户有问题随时在群里提问。
“用平移喷灌设备,不光省水省力,还浇得匀实。从前要七八天的活儿,现在一个人两天就干完了。”“智慧灌溉”为麦田春管按下了“快进键”,薛卫波说,“地头的高科技设备还有不少,智能墒情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麦田干旱程度,昆虫雷达能远距离监测迁飞性害虫运动轨迹,现在种田越来越方便了。”
藏粮于地地生“金”。我省在建成8585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高质高效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378万亩,探索形成高标准农田“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市场化推进机制,亩均提高粮食产量150—200斤,大大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今年,我省将新建45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加强高标准农田项目全过程管理,确保建一块、成一块。
“良种”“良机”助增产
一株来自西北的牧草,一株来自中原的小麦,两者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位于中原农谷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小麦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团队,利用冰草与小麦远缘杂交创制的小麦新品系普冰资300,较对照增产15%以上。
“冰草是生长在西北地区的一种牧草,对小麦白粉病等病害免疫。”团队骨干张锦鹏介绍,研究人员将冰草和小麦进行远缘杂交,选育出了“普冰”系列小麦新品种,有了冰草基因的加持,小麦的产量和抗病性都能大幅提高,现在已有12个“普冰”系列小麦品种通过国审。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河南高位布局中原农谷建设,已吸引53家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和74家种业企业正式入驻,37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其中郑麦379等5个品种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新麦58、郑麦918先后以1618万元、1918万元成功竞拍,接连刷新我国小麦单品种转让价格纪录。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农科“芯”城,中原农谷已全面起势,与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构筑形成河南“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张“小麦育种天团”的合影刷爆了网络。
照片中6人都是全国人大代表,也是小麦育种的“大咖”,其中,许为钢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小麦分子育种团队首席科学家,茹振钢是河南科技学院教授,6人中2人来自河南,凸显了河南在全国小麦育种梯队中的领先地位。
“种业创新发展是稳粮增产最核心的驱动力和保障。”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孙巍峰介绍,河南在全球率先绘制出黑麦基因组高质量精细物理图谱;2009年以来,河南通过国家审定的小麦新品种数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全国小麦育种领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共11个,河南占5个。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对增产的贡献率接近50%;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小麦、花生育种水平国际领先,玉米、芝麻、西甜瓜、辣椒等新品种选育水平全国领先。
粮食要高产,种子是“芯片”,“良机”是支撑。先进的农机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各种智慧农机在田间地头大显神通,跑出粮食增产“加速度”。
河南农机装备加快迭代升级,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9%,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7%,中原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
“良制”为粮食生产托底保障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破解“谁来种地”难题,已经成为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亟待解决的课题。
“我们聚焦一家一户干不好、干了不划算的农业生产环节,重点支持市场供给不足的农业生产关键和薄弱环节的玉米、花生等秋作物耕、种、防、收等托管环节和服务内容,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498万亩次,服务小农户9.8万户。”浚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浚县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粮食单产提升增效,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
近年来,我省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2.6万家、占全国的13%,居全国第一位,农业生产托管面积2.2亿亩次,其中粮食生产托管面积1.88亿亩次,均占全国10%以上,较好地解决了“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
防灾减灾,我省从种子到地头建立了完整的应对机制,有各级党委政府“真金白银”的支持,“一喷三防”“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最大限度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广袤田野上春管渐忙、人勤春早。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防灾减灾工作会议今日在河南召开,我省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抓好春季麦田管理,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全力以赴夺取夏粮丰产丰收,为实现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打下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大河网-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