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7379
“如果夏天过去了,车胤不能再抓萤火虫,他要怎么读书呢?”
在《囊萤夜读》的语文课上,学生的提问让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海淀校区小学部教师王丽娜陷入了思考。她深刻感受到学生们对这篇小古文还存在很多疑惑,课后立刻进行了梳理,但仔细分析后发现,学生的问题绝不是语文的课本知识可以解决的,还涉及科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了给孩子一个准确的答复,她联系了两科教师,尝试讨论是否可以采用“跨学科”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几位教师经过四轮线上集体研讨、磨课、专家点评,历时将近一个月,一堂令人心动的课堂——《叩问小古文》终于诞生了。在这堂课上,学生成为实践求知的主人公,师生共同从科学、文化、历史三个角度出发,溯源经典,以科学精神探究问题。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教学与课堂创新提出了新要求。那么,新背景下,如何创造令人心动的课堂?
以课例为载体建立跨校跨地区教研新样态
“如果这个问题不具有‘地理性’,那么先呈现318国道的地图,然后问学生能看到什么地理景观,不知道可不可以?”
针对“如何在新课标背景下将学科知识与情景相结合”这一问题,来自广东的地理学科集备团队通过线上集备平台开展了94次反复研讨。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教研工作方式”“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近年来,随着教育向数字化转型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主动拥抱趋势,创新教研模式。然而,在过去的教研教学当中,教师磨课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教学资源流通不畅,缺乏专家引领,导致对教学的理解及设计不够精准深入,教师更加迫切地需要“人人、时时、处处”共享的教研模式,达到轻负高质。
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教师刘琦对此深有感触。最近,她在希沃集备平台上完整地经历了一次新的集体备课,与其他三位教师一同输出了一份英语教案。“虽然以前也参加过类似的教研,但可能只是学了一些理论上的东西,自己也很难用于实际教学。在线上集备的过程当中,我掌握了‘一备二磨三评’的教研新思路,通过教研员的打磨和专家互动反馈,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的要求。”刘琦说道。
教研是教师发展的引擎,新的数字化教研模式能够更有效地提升教师的自主性,帮助他们反思教学过程,精进教学教研。重庆市小学英语教研员王若语是国内跨学科教学的先行者之一,她说:“比起平时传统的专家讲座式交流,集备更加注重教师的参与性、互动性,能够持续地共享、协商、改进,消除信息鸿沟以及远程不便。”
如今,这种大教研的新样态正在北京、上海、重庆、河北、河南、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区的学校逐步形成。借助数字技术,来自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教师们在集体研备中实现同侪互助,在授课阶段为学生创设更加真实的学习情境,在教学反思阶段积累丰富案例,并获得有“迹”可循的反馈。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林秀艳认为,“一体化联研”是在数字技术支持下以课例为载体的跨校跨地区教研新样态,有助于打破时空壁垒,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教师集群成长。
以跨学科教学设计强化课程的协同育人
“身为一名邯郸人,如何为邯郸悠久的文化代言?”“学会了代言,对我有什么意义?”
在一节以“我为邯郸文化代言”为主题的跨学科课堂上,来自河北的跨学科团队教师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展开教学设计,以家乡文化的传承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新课标提出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这意味着,每一门学科的教师都要站在整体育人的角度思考本学科的育人价值、教学方式。
那么,如何在学科融合中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月17日,在2023年“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大教研新样态成果案例观摩活动暨跨学科教学实践研讨会”上,由上海市崇明区跨学科工作室教师集备研讨的《崇明清水蟹“爬”上了云贵高原》跨学科教学案例,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这是一门综合了地理、生物学科的实践研究课,灵感来源于一则崇明清水蟹在云南养殖成功的新闻。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教师决定从“自家特产”崇明清水蟹出发,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资源利用、乡村振兴等多个维度进行课题设计。这节课由三烈中学教师在线上集备平台完成、湖北的教育专家在线指导完善后,学生们进行实地调查、清水蟹解剖等实践活动,了解了崇明清水蟹的生长习性和养殖环境;进行了小组合作、信息搜集整理,形成了团队调查报告,深入挖掘崇明成为“蟹苗之乡”的原因,感悟崇明援滇的“山海情”故事;该课程还从发展和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角度进行了学习评价设计。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体验‘像科学家一样开展研究,”上海市崇明区三烈中学的教师邵晨在分享交流时提出,“让学生学会利用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如何实现跨学科教育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如何打造师生间的数字化协同,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希沃)副总裁张凌在本次观摩活动中提出。
在如何通过跨学科教学设计强化课程的协同育人上,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原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徐淀芳提出:“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学科为基础,倡导基于真实情境的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这也是实施跨学科学习的基本特征。”他认为,跨学科团队应当在教研阶段就密切关注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在教学设计上将学科与学科之间有机联结,强化学科与生活、社会和自然的联系。
在数字化的助力下,跨学科的合作配合,诞生了如此令人心动的课堂。跨学科教学不仅能够打破学科界限,还能够发挥协同效应,将学习生活化,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播下“育人”的种子。
“双向奔赴”创造怦然心动的教育体验
数字化转型之下,技术与“好课”的关系是什么?
“一节优质好课,学生一定是整个课堂的主角,如果我们教师利用技术为学生提供适切的学习支架和工具,真正满足了学生的需求,课堂也许真的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王丽娜认为,技术的迭代像“滚雪球”般助推着教师不断反思、学习成长,为教学赋能。
在准备《叩问小古文》教案的时候,王丽娜多次体会到了数字化教研工具带来的便利:“数据分析功能让教师们能够及时看到备课中的高频词,从而进行教学反思和改善;AI课件生成功能能够实现‘一键备课’,逐步实现我们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全场景减负增质;借助线上平台和专家进行线上交流,实时批注,还能回听,甚至还有文字记录,提高了教研效率。”
2022年11月,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标准,明确数字时代教师素养框架,为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教学水平、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
“数字化平台能够帮助教师建构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研,捕捉到教研活动的细节,关注到教师教研的需求和自身发展的规律,有助于解决具体问题,精益求精,推动教师成长。”王若语如此说道。她充分研磨日常教研教学当中沉淀下来的数据,打磨“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教研项目,对新时代英语素质教育发展要求建立了深刻认识。
科技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好课”上,科技与教学的关系是相互增强、相互塑造、相互进化的,二者可以共同创造更多怦然心动的教育体验。
“教育数字化正推动技术赋能教育全学段、全场景、全过程融合,它显著提速了‘技术’与‘教育’的双向奔赴,特别是课程、课堂、评价、教师发展等核心教育要素的创新发展。教研教学数字化创新,推进教学范式变革,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玉顺说。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光明网
责任编辑 / 李宗文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学生午休“一键躺睡”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