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6841
新华社成都10月20日电题:科幻与未来——科幻“大咖”这样说
新华社记者李力可、董小红
Aircar飞行汽车、火星移民计划、新未来城NEOM、JWST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等10个科幻领域内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全面性的发展或研究计划入选“年度科幻计划”……在为期5天的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全球各地的科幻迷与科幻“大咖”共同畅想科幻与未来世界,许多热门科幻概念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逐渐走进现实,成为本届大会上的讨论焦点。
10月18日,观众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主题展览上观看历届银河奖获奖者金手模。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科幻文学培养了一代代年轻人对科学的热爱,不断激发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现在的世界正以很快的速度向科幻小说中描写的想象世界靠近。”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说,“我对未来技术很感兴趣,但是同样对现实中每一个技术突破感到兴奋。”
在本届大会上,人类改造、太空技术、人工智能等话题因其对现实社会与未来世界的重要影响而被多位大咖关注和讨论。
“在科幻作品中,我们描写人类通过基因改造等手段来适应未来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使用智能穿戴设备来监测我们的身体,未来我们可能会使用脑机接口来实现这些功能。”谈起现实科技与未来科幻,美国科幻作家、雨果奖得主詹姆斯·帕特里克·凯利认为,技术的发展必然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科幻作家可能提前帮助读者探索到这种变化。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苟利军看来,太空技术和科幻作品也密不可分。“科幻影视剧《星际迷航》中出现的可视电话等都已经成为了现实,《星际迷航》中所使用的‘曲率飞行’等技术也有许多科学家进行了研究。”
10月18日,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主题展览上,科幻迷试戴根据电影《流浪地球》内容1比1制作的可穿戴地表服头盔。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硬科幻的核心是在作品当中融入物理知识,比如由于月球重力较小、大气稀薄,移民到月球的难度,其实比移民火星更大,我认为移民火星一定会实现。”以对未来太空场景想象而受到世界读者喜爱的德国物理学家、太空专家、科幻作家布兰登·莫里斯对读者谈道。
“现实科技正在某种程度上沿着科幻小说中所描绘的场景发展,在未来太空探索上,我们会更加需要具有高智商和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机器,这些科幻小说里描写的场景将随着科技的进步变为现实。”莫里斯说。
而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突破,许多在科幻作品中才具备的人工智能的能力,在科学家们眼中也即将成为现实,大会多场活动也聚焦人工智能与科幻。
科幻作家严曦在长篇科幻小说《造神年代》中描写了强人工智能的突破和意识觉醒,以及AI之间的战争和进化的故事,“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加持下的AI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在严谨的科学推理中,我们离答案还有很远的距离。”
“未来,可能人工智能会具备自主推理和学习能力。或许有一天,人工智能就像我们在《2001太空漫游 》《钢铁侠》等科幻电影中看到的一样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宋彦展望说。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新华网
责任编辑 / 刘洁琼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