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河南】开封徐场村:民族乐器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点击量:12026

中国青年网开封7月18日电“家家有作坊,人人能挣钱,户户是老板,幸福的生活比蜜甜。”7月16日,在河南省开封市堌阳镇徐场村,村主任徐永顺这样形容现在的生活。

【乡村振兴看河南】开封徐场村:民族乐器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徐场村村口用砖瓦砌成的琵琶造型。张香丽 摄

据了解,多年来,徐场村利用泡桐这一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民族乐器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乐器村”。该村105户村民里,90余户从事民族乐器加工制作,产品包括古筝、琵琶、古琴等,形成了原材料加工、产品及配件制作、包装为一体的产业链。

该村生产的乐器产品包括古筝、古琴、琵琶、扬琴、大小阮等20个品种,30多个系列;年产古筝、古琴等民族乐器12万多台把,乐器音板及各种乐器配件15多万套,年产值达到1.8亿万元。产品不但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英国等国家。

【乡村振兴看河南】开封徐场村:民族乐器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徐永顺介绍徐场村的古琴产业。张香丽 摄

七贤琴坊是该村一个生产高端古琴的作坊。作坊内,一位手艺人正在对古琴进行打磨。徐永顺介绍,一把高端古琴的制作有200多道工序,需要经过几十遍的打磨、阴干,历时2到3年才能完成。一把好的古琴可以保证千年不变形,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乡村振兴看河南】开封徐场村:民族乐器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手艺人正在对古琴进行打磨。张香丽 摄

每天五点以后是发货时间,徐场村的快递网忙碌了起来。在真秦乐器,老板娘正在打包发货。“我们主要生产古筝,每年可年产古筝3000台,价格从几千到几万不等。从古筝的制作到打包发货都是在家里完成的。”该公司负责人郭爱玲说。

漫步徐场村,干净整洁的街道两旁,几乎每家每户门口都悬挂着古琴古筝工作坊的牌匾。悠扬的乐声从院落里响起,荡漾在整个村落,奏出了乡村振兴的致富曲。(张香丽)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中国青年网

责任编辑 / 孔荣荣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乡村振兴看河南】开封:葡萄硕果满枝头

下一篇:遂平克明面业:以党建引领绘就党群互促“同心圆”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