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聚英才 谋创新 强河南

    点击量:10577

 □河南日报报道组

“昨天我辗转反侧,一晚上没睡踏实。”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聘任仪式上,回家乡任职的新任校长王耀献,深感责任重大。

“在这里我只需要操心专业上的事,这对科研人太难得了。”中山大学博士毕业后,申婷最终选择到河南省科学院工作。

“近几年,我们送走的北大新生人数差不多,迎回来就业的人却一年比一年多。”河南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北大校友会成员司丕蕾说。

“我想告诉更多上职校的孩子,有本事就有出路。”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毕业的姜雨荷,去年拿到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冠军,今年留校任教,成了母校最年轻的老师。

……

这里是河南。有的人生长于斯,学成后留下建设家乡;有的人离家半生,而后回来创业;有的人初来乍到,被河南人的热情留住了脚步;还有的人在关注、在等待,想要遇见一个更鲜活、更友好的河南。

以前所未有的积极主动引育人才、以前所未有的创业环境造就人才、以前所未有的政策创新激励人才,河南,正努力成为一个近悦远来的地方。

来吧!——聚英才 谋创新 强河南

呼唤

“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在很多人眼中,这只是一句动听的歌词。

但在今天的河南人看来,这是对天下英才最深情的呼唤、最长情的告白。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剑春还记得2021年12月28日重建重振省科学院揭牌仪式举行那天,省委书记楼阳生那句深情呼唤:“归来吧!河南省科学院在向你招手,家乡的父老乡亲在向你招手!”

“我能感受到河南的决心和诚意,还是挺震撼的。”蒋剑春由衷地说。

自古以来,河南就有“三顾茅庐”求贤若渴的佳话。今日之河南,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都重视科技,都渴求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有机整体,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摆在“十大战略”之首,提出要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全国重要人才中心。

知识经济时代,没有教育、科技、人才作基石,架不起高质量发展的柱梁,盖不好现代化河南这座大厦。

从“人才优先发展”到“人才引领发展”,再到“人才引领驱动”,人才有多重要不言自明,河南对人才有多迫切鲜明可感。

可感知的,是心心念念和声声入耳。

从登封一个小山村,一步步走进北京中医药大学,王耀献花了半辈子时间。回到母校、回到家乡任职,当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考虑了8个月,他终被老家求才的真诚打动。

河南的产业总体上仍处于价值链低端,这是无法忽略的事实。创新方为破题之道、成事之要。

与此同时,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河南不缺人力,但缺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

高校怎样引进一流团队,培养造就更多“潜人才”;头部企业怎样用好人才,站上研发转化“C位”;一流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院怎样集聚力量,打造高层次人才“吸金石”;基层怎样选育“苗苗”,让更多年轻力量堪大用、担重任……人才是装在省领导心里的一道必须破解的题,楼阳生书记每走一处,嘱咐一处。

可感知的,是高位谋划和统筹推进。

总体部署清晰可见。以《关于加快建设全国重要人才中心的实施方案》为引领,实施“1+20”一揽子人才政策,全面推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模式。

引育人才层层递进。积极推进顶尖人才突破行动、领军人才集聚行动、青年人才倍增行动、潜力人才筑基行动、创新平台赋能行动、人才创业扶持行动、人才生态优化行动、人才工作聚力行动“八大行动”。

搭建校企合作桥梁、成立首家高校人才工作站、与地方政府战略签约……将满“周岁”的河南人才集团日程满满。这是中部六省首个省级人才集团,在它成立前后,南阳、鹤壁、濮阳、安阳、新乡等地的人才集团应运而生。新生的“城市猎头”们,长处之一就是运用市场化手段精准识才、个性引才。

可感知的,是进展突破和阶段成效。

“总的来看,经过2021年、2022年这两次系统升级,我们的省级人才发展政策体系比较健全,政策的含金量、覆盖范围、支持力度和配套措施处于国内第一方阵。”5月28日,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高志刚这番话,说得很有底气。

他和同事们正忙于第六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的筹备工作。过去5年,这个平台累计邀约诺贝尔奖获得者、海内外院士等嘉宾和高层次人才3200余人,签约各类人才23.9万人,引进顶尖人才团队1312个,落地高质量人才合作项目超过2400个。

以顶尖人才为引领、领军人才为重点、青年人才为支撑、潜力人才为基础,打造全国重要人才中心,河南给自己定下这样一个目标。

来吧!——聚英才 谋创新 强河南

和声

眼下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自有答案。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互为支撑。教育、科技领域亟待破解的人才问题,比如基础研究和高精尖人才不足,‘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不足,就是人才工作需要发力的重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河南人才集团人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长林认为。

从科技大国跨向科技强国如此,从人口大省迈进人才强省亦然。

一张四通八达的“米”字形高速铁路网,昭示着中部大省加速崛起的信心,也吸引了南来北往人才的目光。每一次双向奔赴、相互成就背后,都是一群人的用心维护、一座城的用情服务。

这里有“需要你干”和“我能干好”的相契。

碳基复合材料,一种轻质高强的超高温复合材料,在现代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李贺军带领下,一家以这种材料为研究主体的省级重点实验室,正在加快建设。

选择河南,是看上了河南新材料产业的实力和雄心。“速度,速度,一定要加快速度!”李贺军经常对实验室里的年轻人这样说,河南正向中国新材料产业第一方阵进军,我们必须跑步前进。

这里有“引才育才”和“成才聚才”的映照。

来吧!——聚英才 谋创新 强河南

李伟华

在南方从事腐蚀与控制研究多年,李伟华选择回到家乡,就任河南省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回来时除了丈夫和孩子,她还带来了一支高层次青年人才团队:

“95后”成为主力,年龄最大的不过30岁出头;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全员博士毕业,个个名头响亮;家在山东、贵州、江苏,学在广东、香港、美国,团队中没有河南人,却选择一起在河南奋斗。

他们说:“没什么比实现梦想更重要。”他们说:“在新型研发机构能放开手脚,不会变成‘圈里马’。”

他们还说:“这里给人一种‘一切皆有可能’的勇气。”

唤回一个人,鼓舞一批人。引入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读懂河南人心中的家与国,才能理解义无反顾背后的赤诚和奉献。

知晓科研人的使命与责任,才能明白值得跋涉的,是平台,是环境,是成长。

北大毕业后回河南工作的司丕蕾,注意到一些新变化。

来吧!——聚英才 谋创新 强河南

司丕蕾

比如,回来的人多了。作为北大河南校友会的成员,他每年都有两件“大事”要干,一个是发动河南高考生北上读书,再一个就是协助有意向的师弟师妹返豫就业。“拿我们医疗领域来说,博士毕业选择回来的,每年能达到将近20人。”他说。

再比如科研项目申报,“重点支持中青年人才”“优先支持40岁以下青年人才”,类似字眼反复出现。“青春之城、追梦之地,现在往外介绍河南,我经常用这俩词。”他说。

省科学院完成架梁立柱,与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融合推进,布局4批10家省实验室,设立2批46家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一个又一个创新平台落地拔节,让想干事的人有事干、能干事的人干成事。

旋律

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

怎么把人才的创造力转化成城市的竞争力,既考验引才的诚意,更考验治理的智慧。

来吧!——聚英才 谋创新 强河南

朱平平

35岁的朱平平,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入郑州大学,当上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组建干细胞微环境及靶向治疗实验室,得到学校在团队建设、职称评审、科研经费上的大力支持。

21岁的邓兆伦,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上就拿到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他被学校破格聘为专任教师,实现了从大专生到大学老师的逆袭。

青年人才刘鹏飞,工作于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从省长王凯手中接过人才公寓的钥匙,他立刻感觉踏实了不少,心安之处即吾乡。

引才为先,留用为本。

不可否认,确有不少科研人员为现实所累。受困于“柴米油盐”,非升即走;忙于发表论文,难以沉下心来搞研究;迫于应付“工分式”考核,难有高质量成果产出;限于学历门槛,无法实现职位晋升……

“太难了”“坚持不下去了”,有的人离开了冷板凳,甚至完全转换了人生赛道。对他们来说,信任、帮助、支持是多么重要。

改,向空白点改。

政策的空白点就是改革创新的重难点。要从顶层设计上认识人才、尊重人才,坚决摒弃“骑着骏马找良驹”,抑或是“拿着松树当柴烧”。

2022年9月1日,《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其中诸多创新内容引发关注:打破“铁饭碗”,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自主录用人才,不再进行前置审批;全员岗位聘用,与国际接轨,有效筛选和保留优秀科研人才等。为一家科研单位“量身打造”立法保障,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改,向深水区改。

没有体制机制的创新,科技创新就走不通、走不远、走不快。用好改革“金钥匙”,才能更好“解锁”创造力。

“揭榜挂帅”,形成“企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新机制;科研经费“包干”,赋予科学家更大经费支配权;高层次人才职称评聘,有了“绿色通道”;专业技术高级岗位配比,允许省属本科高校、科研院所自主调控……当制度的藩篱被打破,体制障碍的坚冰一消融,创新创造力如春芽般破土萌发。

改,向牵挂处改。

“为事业想来,为生活不敢来”,曾经困住多少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才。安居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健,妥善解决好“关键小事”,才能办好“发展大事”。

来吧!——聚英才 谋创新 强河南

苑景坤(左二)

苑景坤和妻子李荔枝同为哈工大博士,两年前夫妻俩已在深圳工作安家。一次与恩师的交谈中,得知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即将开建,身为开封人的苑景坤心动了。

2022年9月,入住跟单位直线距离200多米的公寓;12月,顺利为女儿办好了郑东新区一所学校的就读手续。“没有后顾之忧,才能一往无前。”苑景坤感慨道。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河南要做的、要改的还有很多。

从“回豫第一站”到“最后一公里”,打造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比文件更重要的是诚意,比诚意更重要的是行动。

来吧!——聚英才 谋创新 强河南

共鸣

你有“程门立雪”的勤奋、“精忠报国”的志气,我便有“渭水访贤”的礼待、“千金市骨”的豪气。

中原大地上,爱才惜才的故事仍在动情演绎。

2021年以来,河南引进“两院”院士、海外发达国家院士等顶尖人才11名,领军人才148名,海内外博士7560名,引才数量和层次均实现历史性跨越;

2021年,省农科院许为钢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实现院士增选连续6年零的突破;

省科学院实现2010年以来海外引才零的突破;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蓬、张锁江、徐红星等顶尖人才纷纷加盟河南……

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往往显得矮小单调;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共生效应”。越来越多的突破,为人才“共生效应”写下一个个生动注脚。

突破的意义不言而喻。河南发展的后劲,就蕴藏在人才这一最活跃的要素里,蕴藏在深蹲一跃的创新潜力里。

突破的意义,亦不能简单用数字衡量。重视创新、重视人才,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思想的“总开关”一经开启,便能翻过一座座守旧的“大山”、穿越一个个定式的“峡谷”,激发出破旧立新的宏大力量——

“扎根中原造世界上最好的服务器”,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的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大厅的屏幕上,一行大字格外醒目。正式落地河南500多天后,郑州超聚变就跃居2022年中国大数据独角兽企业榜单的第3名。

和超聚变做出同一选择的还有浪潮、海康威视、龙芯中科、京东科技、华润数科,他们纷纷把研发中心放在郑州。一风起,百浪涌。去年,河南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52%,研发投入超过110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千亿元。

茹振钢团队培育的新品种“百农矮抗58”,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增加产值300多亿元;何季麟院士主持完成的高性能靶材项目,解决了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在河南,科技研发有了“挂果”和“变现”的好去处。

继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后,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一批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也将牵手河南,将引育1万名以上博士后等青年科技人才。

动力、活力、引力、潜力,当河南专注于把“第一资源”转化为“第一动力”,一种由内而外的质变开始发生。

在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在河南省科技馆,一场科学家精神主题展正在举办。钱学森、邓稼先、宋家树、屠呦呦……老一辈科学家的一幅幅手稿笔记,吸引了很多年轻的身影。让青少年们驻足品味的,既有科学家们治学的专注严谨,更有回报祖国和家乡的品格气节。

“希望孩子们努力学习,增长才干,为强国富民多做些工作。”在亲笔信里,中国“氢弹之父”、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这样写道。

“亲爱的母校,我向您保证:我将用自己的劳动维护您的荣誉,并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在决心书里,中国科学院院士俞鸿儒这样写道。

策划:刘雅鸣 孙德中

执笔:柯杨 刘婵 王文齐 冯军福 师喆

来吧!——聚英才 谋创新 强河南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 / 赵玉茹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海报|这些“河南人”掏心窝子的话

下一篇:遂平克明面业:以党建引领绘就党群互促“同心圆”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