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政事业咋发展?“十四五”规划来了!

    点击量:14347

大河网讯(记者 郭栩汝)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近日,省民政厅印发《河南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河南省民政事业发展主要目标、重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发展目标定了

“十四五”时期主要指标公布

到2025年,全面建立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民政事业发展新格局,民政事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群众享有更高质量的民政服务。到2035年,具有河南特色的惠民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全省民政事业基本实现现代化。

《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河南省民政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具体包括:到2025年,城乡低保标准年度增速不低于居民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农村低保标准占城市低保标准比例为75%,残疾人“两项补贴”覆盖率达到100%等共计十三个指标。

河南民政事业咋发展?“十四五”规划来了!

强化养老服务制度保障

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在养老服务制度保障方面,《规划》明确,出台《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优先将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重残、空巢、留守、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等老年人纳入重点保障对象,逐步丰富发展服务项目。同时,完善老年人津补贴制度,统筹高龄津贴、护理补贴、服务补贴等政策,强化与残疾人“两项补贴”、社会救助等政策的衔接。

如何加快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规划》提出,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新建住宅小区开发建设适老化户型;开展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居住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等,补建一批养老服务设施;通过家庭适老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逐步发展家庭养老床位。加快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到2025年,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专业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聚焦特殊群体

夯实社会兜底保障

保持农村社会救助政策持续稳定。《规划》指出,调整优化针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低保“单人户”政策,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加大农村社会救助投入,分区域、分步骤将城乡低保标准比例缩小到1.3:1左右,推进城乡社会救助服务均等化。

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专项救助为支撑、急难救助为辅助、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统筹衔接、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原则上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发挥急难救助作用,做好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下困难群众的临时救助工作。

推动社会事务管理规范化、精准化

在创新提升婚姻管理服务水平方面,《规划》明确,扎实开展结婚登记“跨省通办”全国试点工作,2025年前实现婚姻登记所有业务“跨省通办”;2022年年底前完成建国以来婚姻登记纸质档案电子化工作。

如何加强残疾人福利保障?《规划》提出,研究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推进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覆盖至低保边缘家庭和其他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至三、四级的智力和精神残疾人。扎实推进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

《规划》明确,统筹推进区划地名管理。通过撤县设区或市辖区结构规模调整等方式,解决“一市一区”、“市县同城”、发展空间不足、市辖区规模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积极培育发展壮大县域人口规模,根据发展形势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稳妥增设中小城市,不断完善现代化城镇体系。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大河网

责任编辑 / 张雪凝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安罗高速罗山至豫鄂省界段:打造村民家门口的“连心路”

下一篇:央媒观豫 | 河南:大美湿地 润泽中原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