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1210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决定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脱贫的决心和信心,也为脱贫提供了遵循和指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实施扶贫开发,已使7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也为世界减贫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我国目前仍有7000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依然任重道远。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要加大投入,更要打破思维定式,创新脱贫方式。
当前互联网发展一日千里,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互联网在脱贫攻坚中大有可为。脱贫可以也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推动互联网+脱贫,是脱贫攻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体现。
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在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铺就信息畅通之路,不断缩小不同地区、人群间的信息鸿沟。
互联网+脱贫,有助于实现精准脱贫。做好脱贫,贵在精准。选准扶贫对象是有效脱贫的前提。扶贫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更不能大水漫灌。在准确 甄别、筛选扶贫对象方面,互联网具有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一方面,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分析可以准确锁定贫困群体,大幅降低扶贫偏差。另一方面,互联网可 以推动脱贫攻坚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避免一刀切。有了互联网的支撑,精准脱贫的难题便迎刃而解。
互联网+脱贫,有助于实现全面脱贫。习近平强调,实现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全面脱贫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互 联网可以实现脱贫攻坚全国一盘棋。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贫困状况进行统计、汇总、研判,可以实现脱贫攻坚国家层面的统筹联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脱贫全面协调 发展。政府各部门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数据共享,从而大大提高脱贫效率。互联网可以盘活各部门的信息,让各部门实现从信息孤岛、各自为战的传统模式到互联 互通、共享共治的网络脱贫模式的跨越。
互联网+脱贫,有助于实现彻底脱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救济式扶贫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实现脱贫,必须挖掘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引 导贫困人口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力更生才是脱贫的根本所在。由于落后地区不能充分享受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红利,地区发展差距有逐渐拉大的危险。贫困导致信息 鸿沟出现,同时信息鸿沟又加剧贫困,由此进入恶性循环。因此早日拥抱互联网是脱贫攻坚的必然选择。一方面互联网可以有效解决信息闭塞等长期制约贫困地区发 展的顽疾。另一方面,互联网也是落后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和助手。如农村地区可以利用互联网+农业,发展网络销售。
习近平指出,中国正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预计到2020年,中国宽带网络将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打通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让更多人用上互联网。有了互联网的保驾护航,脱贫攻坚战一定会早日取得胜利。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央广网
责任编辑 / 郭建伟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