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栏目创造大效应 “网上问法”搭建群众舒心桥

    点击量:12287

编者按:2010年4月28日,胶东在线网站开通“网上问法”栏目,开通4年来,从免费法律咨询到义务法律援助,系列举措开国内网站问法之先河。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值此法治建设迎来新发展之际,让我们共同回顾那些为民问法的难忘片段。

不花钱也能打官司?咨询律师问题一分钱也不用交?不要惊讶,在山东烟台,这事真的可以有!2010年,胶东在线网站开通“网上问法”栏目,不仅搭建了缓解群众法律疑难的舒心桥,也开创了我国新闻网站问法之先河。四年来,从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到义务法律援助,这一栏目已使众多网民受益,600万烟台市民更是享受到免费的“私人律师”服务。

法律咨询,享受“私人律师”

2010年4月28日,“网上问法”正式开通。由胶东在线网站联合烟台市司法局共同打造的这一栏目,吸引了当地50家律所的300多名热心律师自愿参与。

“快递公司把我的物品弄丢了,价值8600多元,可对方只肯赔800元,我该怎么办?找什么部门处理?”当年的11月30日,开通不满一年的“网上问法”栏目出现了这样一条网友留言。

留言发布后,几乎在同一时间,三家律所的律师均在网上给出了详细解答,建议当事人保留证据到法院起诉。因案例具有普遍性,引发了网友强烈关注。很快,当事快递公司派专人到栏目组了解情况,出具了公司对整个事件的解释及声明,并与当事人达成一致处理意见。

事情解决后,咨询人“sunny”留言说:“真没想到,跟快递公司磨破了嘴皮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网上问法’发一段话就办妥了。律师不仅指明了问题的解决办法,还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问题的解决,这相当于不花钱就能享受‘私人律师’服务啊!”

对于网友的感慨,烟台市司法局律师管理科主任杨英杰表示,“作为律所和律师的管理部门,我们有义务引导律师服务民生,但传统形式的普法宣传受众面小,相比之下,网络的无限延展性能实现大范围覆盖,使更多人知法、懂法、用法,因此‘网上问法’的模式可以说是一种创举。”

正如网站总编邓兆安所言:“依法治国背景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新闻网站也应有所作为,贴近生活,服务百姓,让人人都有自己的‘私人律师’。”而这,也正是“网上问法”栏目的初衷。

有难必帮,提供义务援助

2011年9月,随着“爱心律师”子栏目设立,“网上问法”实现了由“线上问”到“线下帮”的转变,遭遇买房欺骗的吕女士成为受益的第一人。

吕女士家住烟台市芝罘区,是一位单亲妈妈。2006年她东拼西凑28万元买了一套住房,并办理了过户手续,不料人还没住进,房主竟又将房子卖给了别人,遭遇“一房两卖”的她在法院一审、二审中都以败诉收场,求亲告友奔走五年多,仍是既没要回一分钱房款,房子更是没指望,手头拮据的她再也掏不出一分钱打官司了。

时光的指针指向2011年,得知“网上问法”可以免费帮忙打官司,她立即通过栏目申请了法律援助。随后,山东古名君律师事务所陈文涛律师接洽了此案。最终,法院调解要求房主张某补偿吕女士一套同等条件的房产。激动不已的吕女士给“网上问法”栏目送去了一面写有“网上问法,有难必帮”的锦旗。

为了让更多有需要的困难家庭得到帮助,2013年“网上问法”发起了“百名爱心律师援助百个贫困家庭”大型法律援助公益行动,为100名权益无法得到正当维护的市民提供援助,100个案件全部得到圆满解决。

为此,著名法学教授、烟台大学校长房绍坤评价道:“网上问法通过网络进行普法教育、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有效节约了社会成本,对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一名爱心律师,陈文涛认为,公平正义是社会前进不可或缺的动力,部分弱势群体因无力承担法律服务费用导致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始终是法治建设的短板。今后,法律援助体系建设是法治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胶东在线开了个好头,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推陈出新。
勇担责任,架起舒心之桥

一直以来,“讨薪”都是个敏感话题,之所以“敏感”,是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渠道。 “网上问法”对这一问题没有沉默,更没有漠视。

2010年3月,厉运霞等11名外来务工人员在烟台承了某工程的刮腻子业务,当年9月工程完工后,工资却迟迟未到手。听说胶东在线有个栏目专帮弱势群体打官司,厉运霞等人将自己的遭遇反馈了过来。很快, 11名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了法律保护。事后,该案被改编成微电影《暖》,随着《暖》的开播,“网上问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实,无论是法律咨询还是法律援助,背后彰显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与责任同行,不仅需要悲天悯人的情怀,更需要恪守公正的魄力。

截至目前,“网上问法”已为网友解答法律疑难8500余个,律师回复咨询41000余人次,救助弱势群体1200余人,并在广泛征集案例的基础上,出版了《网上问法40例一书》,还为近40000名国家公务人员提供了法律培训,成为烟台市政府深化法律服务、化解社会矛盾的新途径,被誉为网上法律服务“舒心桥”。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胶东在线

责任编辑 / 申晴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习总书记首谈“四个全面”意味着什么

下一篇:2014 让我们深深感动的镜头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