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12873
24日是伊核问题谈判的最后期限,这场历时12年的马拉松谈判进入冲刺阶段。由于目前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各方仍分歧严重,一些分析认为,“大限”到来时恐怕仍难达成协议。
本月18日开始,伊核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会谈再次开启。22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伊朗外长扎里夫和欧盟伊核问题协调人阿什顿齐聚维也纳进行密集磋商,希望能够在24日之前达成最终协议,但情况并不乐观。目前各方博弈异常激烈,克里22日表示,六国和伊朗在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谈判中依然存在“严重分歧”。 施泰因迈尔23日表示,各方10年来从未如此接近解决问题,但能否达成协议仍是未知数。据俄新网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3日发表声明称,以色列正与多个大国进行磋商,劝说他们不要承认伊朗“核门槛国家身份”。阿联酋外长阿卜杜拉当日则表示,阿联酋主张伊朗全面放弃提炼浓缩铀。据法新社报道,克里23日与扎里夫进行最后关头的谈判,但伊朗可能计划将谈判再延期一年。伊朗学生通讯社23日报道称,伊朗代表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目前伊朗与有关六国正致力于达成最终协议的政治框架,而非正式协议,“由于时间有限,而且又有各种细节和附加文本,要在24日前达成最终协议是不可能的,目前的努力集中在离心机数量、解除制裁的步骤、福尔多及阿拉克设施等原则性问题上达成妥协”。该官员表示,如果23日晚间就最终框架协议未能达成妥协,谈判将考虑延期。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 / 建豪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下一篇:2014 让我们深深感动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