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生不平凡”的一曲赞歌

    点击量:62104

反映先进模范人物的现代戏剧已成为当下戏曲舞台的一大亮点,其中不乏成功之作。河南豫剧院三团的《焦裕禄》、驻马店市演艺中心的《抢来的警官》是有代表性的。但也不得不承认,近年来英模戏一哄而上,一些剧目的创作演出已凸显概念化、类同化的倾向。让人兴奋的是,驿城区宏扬豫剧团推出的大型现代戏《嫂娘 大娘 亲娘》(以下简称《嫂娘》),却使观众为之一振,不但场场爆满,剧场反响也很强烈。《嫂娘》剧的演出再次告诉我们,英模戏的创作只要抓住艺术这一关键,突出戏曲的本体特征,不以大喊小叫的口号和浅显的理论说教取代艺术性,而依靠艺术的春风化雨来打动人、感染人,观众是喜欢的。

《嫂娘》剧是著名编剧孔祥玲、张毅根据全国道德模范——平舆县万金店镇王寨村村民赵小参的故事创作而成的。赵小参嫁到李家4年后,公公、婆婆相继去世,撇下5个婆妹、婆弟,最大的17岁、最小的只有6岁,只有两间东倒西歪的堂屋和一间用木棍顶着后墙的厨房。而赵小参的两个孩子大的3岁、小的两岁。30多岁的赵小参含辛茹苦,克服食道癌的病痛折磨,不但把两个婆妹风风光光地送到婆家,而且帮助两个婆弟盖了新房、办了喜事,让他们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同时,她还收养了两个侄女并供其上学,被婆妹、婆弟亲切地称作“嫂娘”。

两位编剧没有局限于真人真事的铺陈,没有过多设置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而是在艺术真实上动脑筋。确定赵小参是剧中最主要的人物,默默奉献是她贯穿全剧的行动线。事件的设置,剧中人物的塑造,细节的挖掘都围绕着赵小参博大包容的大爱精神展开,都是着墨于赵小参“平凡人生不平凡”的艺术形象塑造的。剧本没有按照事件的时间顺序来编写,而是将事件打碎重新组合,采用正写、倒叙、穿插———过去与现在、当下与穿越的手法。幕后独唱的安排不但起到了点题、块状结构的连接作用,而且吸引观众一直沉浸在剧中的进展之中。大团圆的结局更是符合民间审美和老百姓的看戏习惯。

柔肩担道义,赵小参的家园意识是她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源泉。面对家庭突遭厄运,她向丈夫李雪太表明:“既然嫁给了你,咱就是一家人,你的责任也是我的责任;既然摊上了,咱只有承担。”在四弟坚持辍学时,她坚定态度表示:“你的事我来管,这是我的责任。”一位弱女子面对困难时,总是把责任、担当放在前头,强烈的家园意识使原本不幸的家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当她双手接过“全国道德模范”奖杯时,竟不经意地说:“我就是照顾好家,别的也没做啥呀!”村主任的道白点破了赵小参的家国情怀:“别小看这个家,国家、国家,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家和才能国安。”

《嫂娘》剧的台词吸收了不少民间的方言俚语,凸显了地方文化特色。如“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阎王爷不要我的命死不了”、“俺一个老婆子还恁金贵”等,单词如“加焦”、“抓瞎”、“妥了”、“扯着”、“喵”等,这些唱词、道白在引起观众会心一笑的同时,也拉近了剧目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王香云女士在《嫂娘》剧中充分展示了她作为导演的艺术才华,戏排得干净流畅。她手法新颖,多处利用定光点,将故事中的倒叙、穿插,多时空呈现在同一舞台上,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如两个赵小参的交相出场或同时出现,两个光区、两队恋人,一明一暗、一虚一实,把现实与虚幻、梦境与回忆表现得恰到好处。再如,赵小参给侄女梳头的定点处理,与前台李雪太的演唱“二弟外出无消息、弟媳又把生命夺、身后撇下俩侄女……结合得天衣无缝。赵小参获奖后,导演利用联唱加舞蹈的艺术形式,把“嫂娘 大娘 亲娘”的人物关系处理得相当精彩。观众在审美愉悦的同时,也得到了“好人终有好报”的心理满足。

音乐、唱腔是戏曲的灵魂,著名作曲家陈岭深谙此理、驾轻就熟、把控自如,取得了骄人成绩。聆听其《嫂娘》的作曲,笔者有两点感觉:一是作曲家在用旋律与剧中人物进行心灵对话。听得出来,《嫂娘》的音乐唱腔是发自作曲家对剧中人物的深刻理解,是作曲家对剧中人物人生感悟的情感互动。如“我的好孩子……常言说,无娘疼的孩子好似青草遭霜打呀”这段唱,从散板开始,由弱到强、由舒缓到激越的“好孩子”吟唱,通过一泻千里的大过门演奏,再回旋到低音区的“常言说”追述,凄美的旋律感动得观众潸然泪下。再如,“想当年咱俩一同把学上”的小参、雪太对唱,抒情委婉的韵律充满诗情画意。核心唱段“急匆匆的脚步悄悄又慢下”,把赵小参身患癌症回望家乡的心境、两个幼小侄女一声亲娘喊得她“腿在抖、手在颤”的心情、“为了孩子有出息,我要挺起脊梁撑起这个家”的心愿,通过音乐层层递进、旋律大开大合,赵小参的大爱至诚精神极大震撼感染着观众。二是作曲家在用旋律与剧场观众进行情感沟通。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对现代戏的演出,一味老腔老调的演唱并不感冒。紧扣时代节拍,向着开放的思维方式拓展,才能与观众做到最佳的情感交流。作曲家陈岭先生的《嫂娘》音乐创作,在这方面表现突出,得到观众认可、赢得观众多次掌声。他把豫剧板式作为母体框架,大胆融进现代音乐元素,结合豫剧音乐的特性加以变换和发展,突出了该剧的音乐个性。如女独“人生路像大河波飞浪卷”的演唱,是歌、是戏?听品之后,感觉歌唱性很强,戏味又浓。还有多次出现讴歌赵小参的无字吟唱、生日歌的穿插处理、木门流动时“白发亲娘”旋律的引用、众亲人为赵小参庆寿唱段的音乐化处理,极富个性化的音乐过门,近距离沟通了观众与剧情发展的人文互动。

该剧跨度30年,舞美采用写实手法,坚持小创作,得到了圈内人的好评。天幕上说不清是流经驻马店的洪河、汝河,还是人生之河?弯弯曲曲的一条大河贯穿全剧,是升华主题的点睛之笔。交错的老树枝悬挂在舞台后上方,既凸显了豫南古老村庄的风貌,也给演员留下了上下场的空间。贴有门神的几扇可移动的木板在灯光色彩的作用下象征着农村、农家的变迁,竹壳茶瓶、架子车等几个道具的摆设与使用说明故事的时代,灯光色调的配置冷暖交替,以灰黄为主、绿红搭配。整个舞台面貌清晰、干净,很好服务了剧情气氛的走向。

老剧团新团队是宏扬豫剧团的真实现状。剧团改制后,现任团长杨伟从外地招聘一批戏曲新人充实到团队中来,人员老化的结构得到改善。2014年,该团以神话剧《盘古开天》参加市第五届戏曲大赛。初试锋芒,以可喜的阵容斩获演出金奖。《嫂娘》剧是该团近十年来首部现代戏创作演出,尽管一些演员面对现代戏的表演略显生涩,但台风严谨,演职人员精气神十足,一二路角都有不少华彩的唱段。特别是赵小参的饰演者邓洁,嗓子爆发力强,高音明亮、中音丰满、低音委婉细腻。剧中几个直抒主人翁胸臆的大唱段都有精彩的演绎。如第五场,赵小参在经历各种磨难得到丈夫的充分理解、肯定之后,她五味杂陈涌上心头:“雪太,你掏心掏肺暖心话,揭出我心中的委屈和伤疤……”起腔低吟浅唱、温情脉脉,令观众心中戚戚。伴随剧情的渐次推进:“千难万险,再苦再累,刀山火海,我也要顶天立地撑起这个家。”高音,甩腔如山洪爆发,一泻千里,尚未落音,场内已掌声四起。李雪太的饰演者杨豪,嗓音宽厚圆润、底蕴足,较好完成了角色任务。饰演老年赵小参的王春枝、饰演张大爷的康先等都有不俗的表现。

《嫂娘》是一部新戏,刚刚完成首演和县区的巡回演出,璞玉初成,在细节上尚需精细打磨。本剧的主题歌词:“人生路像大河波浪卷,人生路像大河曲曲弯弯。母爱撑舵闯浪,平凡人生不平凡。”可谓意味隽永悠长,唯愿主创们凝聚众人之智慧,精益求精,磨出精品,唱好“平凡人生不平凡”的一曲赞歌。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日报

责任编辑 / 徐冲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驻马店两家企业喜获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奖

下一篇:驿城区刘庄村10亩桃子成熟摘不完 市民采摘1斤1元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