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33600
【驻马店广视网讯】(通讯员 张永生 王玉珺 吕航)担道义,献爱心,在细微平常中点燃人性之光;甘吃苦,乐奉献,在点滴平凡中彰显仁爱之心。泌阳县贾楼乡农民高永华、汪杰苹夫妇十几年如一日赡养非亲非故孤寡老人的事迹日前在泌阳传为佳话;他们的善行演绎着中国传统美德,他们的义举诠释着人间大爱。
日前泌阳县委第三巡察组巡察贾楼乡下乡走访期间,发现一件感人的事迹。在贾楼乡玉皇庙村委玉皇庙村,有这样一对夫妇,丈夫名叫高永华,爱人名叫汪杰苹,俩人都已47岁了,家有5个子女,其中4个在上学,家里仅有3.9亩山岗薄地,家境并不富裕。但是他们夫妇却不计得失、不理非议、极尽所能地赡养了村里毫无血缘关系的一位孤寡老人十多年。 他们孝老爱老的事迹,不但在当地被村民传为佳话,同时也深深打动了第三巡察组的每一位同志。这位老人名叫马恩成,今年已经80岁高龄了,又聋又哑,眼睛还瞎。几十年前来投靠他的舅舅,也就是现在高永华夫妇的邻居,他舅舅早已去世,只留下他孤单一人,独自生活在三间破草房内。草房年久失修,冬天钻风,夏天漏雨,身边没有亲人照顾,生活十分艰难。那时候,老人常常一个人孤独地坐在门口,默不出声。这一幕,经常被外出干活的高永华看到,他心里非常难受,考虑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便产生了一个念头——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安度晚年。高永华这个想法很快就得到心地善良的妻子汪杰苹的响应,2001年夏天一个大暴雨的晚上,考虑到老人居住的土胚茅草屋漏雨,担心老人安危的夫妇两人,连夜把马恩成老人接回家。从此,马恩成老人就成了高家的一员。高永华和家人从日常饮食到生活起居,对老人都照顾得无微不至。
夏天,为了让老人保持身体清爽,高永华每天坚持为老人擦洗身体,吃饭时端到面前,在别人眼里,马恩成老人总是干干净净的。每年换季的时候,汪杰苹还不忘给老人添件新衣服、买双新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头脑反应越来越迟缓,大小便不能自理,随地大小便,这样给他们夫妇照顾老人带来了许多不便,特别是几个女儿逐渐长大,但夫妇两人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始终10年如一日的义务赡养老人。
10多年前,高永华夫妇把老人接到家里时,村里不少人都在议论,说这一家人是在“自找麻烦”,还有人说 “高永华夫妇疯了”。不少人用怀疑的眼光看着高永华,觉得他们夫妇俩是在“作秀”。就连高永华自己都没有想到,老人在家里一住就是10余年,如今,夫妇两人也将近50岁的人了。时光倒流,提起这件事,村里的人都对高永华夫妇赞不绝口,说他们夫妇是难得的好人。在高永华夫妇心里早已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像亲生父亲一样。
十余年里,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在高永华夫妇的精心照顾下,马恩成老人没有吃过一口凉饭,没有喝过一口生水。老人的房间干净整洁,没有任何难闻的味道。
邻居们都说,“现在亲生儿女也不一定做得像他们这么好”。他们孝敬老人的善举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人,高永华的子女们都很孝顺,象对待亲爷爷一样对待马恩成老人,给他端茶倒水,陪他说话聊天,一家人其乐融融。
高永华夫妇始终觉得他们现在照顾马恩成老人已是他们家分内的事。问起今后的打算,高永华说“没想过以后,只要我们夫妇身体能支撑一天,我们就要照顾他一天。”对高永华夫妇义务赡养非亲非故孤寡老人10余载的人间大爱故事,泌阳县委第三巡察组的同志们深受感动,他们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高永华夫妇身上闪耀着的这种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颂扬他们的感人事迹。
高永华夫妇多年赡养老人的义举也受到了社会关注,党和政府并没有忘记贫困善良的高永华一家,贾楼乡党委、政府把马恩成老人先后纳入五保户、贫困户范畴。贾楼乡玉皇庙村委每年为高永华一家送去数额不等的救济金。泌阳县委第三巡察组经过组务会研究,针对巡察中发现的高永华家房屋破旧漏雨问题,建议贾楼乡政府把高永华家列入危房改造对象户;针对高永华家特殊的家庭状况及大女儿高露在泌阳二高上学的情况,巡察办协调泌阳二高,已把高露同学纳入贫困学生系列,免除其学费。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杨静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下一篇:打造田园综合体 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