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县东皇街道刘凡社区:从小作坊到产业园 非遗美食带群众增收

    点击量:6099

全媒体记者 朱建峰 张鹏

在平舆县东皇街道刘凡社区,一项传承百年的非遗美食——“位公辣半蹄”,正从家庭小坊走向规模化生产。这项老手艺不仅焕发新生,更成为带动就业、促进增收的“共富密码”,写下了“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刘凡社区共同富裕加工园内,洁净车间里蒸汽氤氲,工人统一着装,有序进行猪蹄处理、卤制火候把控和产品包装。老汤卤料摆放整齐,标准化设备有序运转,墙上“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牌匾,默默诉说着这项手艺的厚重历史。

“位公辣半蹄”品牌第四代传承人、平舆县位公辣半蹄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位自洪告诉记者:“‘位公辣半蹄’传了五代人,坚持‘老汤不换、工艺不减’。以前在自家小作坊,一天最多做几十斤,现在加工园提供了好平台,一期一条生产线能满足批量生产,已培训好13名员工随时上岗。二期计划上三条线,能带动70多人就业。我们还和郑州的社区食堂合作,销路不用愁。让老手艺从‘小打小闹’变成‘富民产业’,这是传承人的责任,也是‘位公辣半蹄’的新出路!”

员工王巧荣一边熟练地处理卤制好的辣半蹄,一边笑着说:“我58岁了,能在社区里的猪蹄厂工作,既挣钱又顾家,一个月两三千块钱,很感激有这个平台。”

从“小作坊”到“产业化”,离不开刘凡社区的精准扶持。社区党支部主动对接,提供场地协调、手续办理、员工招聘等“保姆式”服务,助力非遗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我们一直寻找‘一村一品’的特色振兴路径,‘位公辣半蹄’有底蕴、有市场。我们提前腾出场地、完善设施,帮助对接本地劳动力,优先吸纳低收入群众和留守妇女。下一步还将拓展电商和文旅渠道,让这口老味道飘得更远,带动更多人增收。”刘凡社区支部委员刘超华说。

如今,“位公辣半蹄”既守住了非遗之魂,也蹚出了“非遗赋能产业、产业带动共富”的新路。通过优先就业、订单采购和技艺培训,它带动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联动上游养殖业协同发展。未来企业还计划开展非遗技艺培训班,助力更多人创业致富。这口卤香四溢的老汤,正为乡村振兴注入历久弥新的温暖力量。(编辑 詹云清)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平舆县万金店镇宋刘村:巧手“抬”出共富路 花轿产业奏响乡村振兴歌

下一篇:驿城区:冬枣丰收采摘忙 特色产业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