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泥土中听见时代的回响

    点击量:17973

【记者手记】

光明日报记者 冯家照 高建进

跟随秦源代表调研,记者听到她说的一句话:“农业科研的终极目标是让农民笑得舒心。”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在平潭盐碱地改良示范区,昔日荒滩化作“海上草原”,耐盐碱植物海芦笋不仅能改良土壤,更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在漳州花卉基地,秦源团队研发的朱顶红离体快繁技术让种苗成本直降40%。这些细节印证了她的履职理念:代表委员的“履职答卷”,应写在农民的账本上、刻在泥土里。

秦源的实干化为一条条建议,带来了积极的反响。福建省正加快筹建闽台农业科技合作平台,推动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集聚。这位从田间走出的科学家,正以科技为笔,继续书写两岸农业融合的崭新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光明网

责任编辑 / 李宗文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二月二 抬头见精神

下一篇:全国人大代表秦源:两岸携手共绘现代农业新图景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