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趁“春风”忙春耕 不误农时不负春

    点击量:2962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当前,全国从南向北陆续进入春耕备耕的忙碌时节,田间地头尽显崭新气象。

农业兴,百业兴;农业稳,全局稳。端稳粮食“饭碗”,解决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直是国家战略部署中的重中之重工作,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千方百计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不误农时、不误农事,在生机勃勃的田野,用奋斗耕耘新希望。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春耕备耕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要在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让春耕画卷由南向北渐次展开,尤其需要“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在播撒希望的黄金时节,主动忙春耕、勤春耕,开启“农忙模式”,在希望田野孕育“新希望”,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画卷在广袤乡村徐徐铺展。

春管“春风”正当时。春耕春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发力、协同联动。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从六方面确保春耕及全年农业用肥量足价稳。贵州铁路部门加强运力调配与运输组织,全力保障春耕物资装卸与运输高效流畅;宁夏贺兰县育苗基地抢抓春耕农时,工作人员加紧培育各类瓜果蔬菜幼苗,为农业生产提供育苗保障……从政策端到服务端再到市场端,各方面齐心协力,确保春耕春管顺畅高效。

政策“春风”拂民心。政策扶持是提振春耕生产信心的重要途径,要从价格、补贴、保险等方面稳定惠农举措,以实实在在的好政策为农民撑腰、兜底,让农民种粮心中有谱,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坚持粮食最低收购价、种粮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粮食生产有钱可赚,切实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要发挥好农业保险的保障作用,提升农民抵御风险和自救发展的能力,避免农民因灾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损失。

科技“春风”吹满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利用无人机进行播种、施肥和洒药,到建设智能温室大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再到安装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系统为农作物丰收保驾护航……当前,许多智能科技的应用,大幅提升农业作业精度和效率,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达到75%。如今科技深度融入春耕春管工作,凭借智能设备与前沿技术,精准施策、高效作业。在科技力量的全方位赋能下,农田管理变得更加科学精细、有的放矢,为农业生产注入强劲动能,助力跑出“加速度”。

万象“耕”新不负春。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沐浴在和煦的春光里,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全国上下都要迅速行动起来,齐心协力抓好春耕备耕工作,推动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丰收的愿景必将可期可望,广大农民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常江)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大河网

责任编辑 / 李宗文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科技赋能高标准农田

下一篇:小浪底水库加大下泄流量至1000立方米每秒 保障黄河下游春灌用水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