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苗情转化持续向好 河南省一二类苗已近九成

    点击量:22279

 “看着这绿油油的麦苗,我的心总算是松快了一点。”3月24日,淇县西岗镇卧鸾村种粮大户李文周站在地头欣慰地说。他流转的630亩地,一二类苗占到了85%。

时间回到半年前,李文周流转的土地上一片汪洋,到去年10月底才具备整地条件,这个50多岁的汉子愁得一度想把地撂荒。

和李文周一样,去年因持续降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导致河南省小麦播期普遍推迟,有1000万亩小麦晚播。越冬期一二类苗比例较往年同期减少10.9%,三类苗比例较往年同期增长11.5%。

现在苗情如何?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最新的农情调度数据显示,全省一二类苗占比88.5%,与常年基本持平,三类苗953万亩,比冬前1900万亩减少近1000万亩。受灾严重的新乡、鹤壁等豫北地区一二类苗占比76.8%,较冬前提高25.5个百分点。

这样的苗情来之不易。河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自觉扛稳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针对晚播面积大、苗情长势弱等情况,组织实施“全力以赴保夏粮丰收”行动。各级政府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层层压实责任。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派出10个工作组和18个小麦专家指导组,分区分类精准指导,狠抓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身兼豫北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跑遍了豫北大部分受灾地块。他说:“麦播时期,豫北作了大难。目前看来,豫北晚播弱苗整体恢复得不错,小麦苗情长势明显好于预期,且保持继续向好的态势,相比于豫中和豫南地区,尽管苗体小,但苗齐苗匀,个体生长健壮,缺苗断垄和谷堆苗现象是近年来最轻的,小麦底墒好,群体充足,能满足常年成穗数要求。”

小麦播期推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病虫害发生。目前全省小麦病虫害整体发生较轻,不过据专家分析,今年河南省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将偏重发生。

“寸麦不怕尺水,尺麦怕寸水。目前河南省小麦陆续进入拔节期,近期降水集中,要注意排涝防渍,特别要加强纹枯病、茎基腐病、条锈病的监测。”郭天财提醒,豫北麦田也进入了需肥需水高峰期,对表墒不足的麦田,要注意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麦苗促弱转壮,离不开农资尤其是化肥的稳产保供。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化肥、农药等市场供应比较充足,将会同发展改革等部门,落实化肥生产保供稳价会商机制,搞好化肥农资调剂调运,确保不断档、不误农时。

除了政府的重视、科技的“加持”和农资的保供,政策兜底再次给种粮农民种地系上了“保险绳”。近日,财政部下达河南省2022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18.7482亿元。与此同时,今年河南省将实现8500万亩小麦、5700万亩玉米、910万亩水稻完全成本保险政策全覆盖。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希望的田野上正在奏响丰收的序曲。(记者刘晓波 刘晓阳)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 / 魏敏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让每一寸耕地都实至名归

下一篇:打造田园综合体 助力乡村振兴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