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11565
全程监控 严把质量
“正阳花生”走出一条绿色食品生产之路
农业部近6年监测数据均达国标
三夏临近,全国花生第一大县——河南正阳县,又将迎来夏花生大面积播种热潮。如何确保花生产品质量安全,怎样最大限度杜绝花生农药残留和黄曲霉毒素污染,正阳县农技人员从花生播种、田间管理到产品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探索施行了一套科学的花生质量监控技术规程。
正阳是我国夏花生的核心产区,主导品种为“远杂9102”“远杂9307”等珍珠豆形品种,常年种植面积超过150万亩,总产40万吨,连续18年夺得“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美誉。2008年,“正阳花生”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4年,由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单上,“正阳花生”以20.18亿元的品牌价值居367个中国农产品第59位。农民种地年收入的近60%来自花生。“正阳花生”奇货可居,质量安全与否,牵动着全县上下每个人的心。
每年播种之前,县、乡农业科技人员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控制花生质量安全的重大意义,让农民主动接受农业部门推广的种子包衣、起垄种植等先进的花生栽培技术,以及壮苗、控旺、增产的“三遍药”等标准化生产规程。在花生生产用药上,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从产品源头上为花生安全把好第一道关口。大力宣传,严管用药,示范引导,质量检测,降低污染风险等五方面的监控措施,促使“正阳花生”走出了一条绿色食品之路。
在实施产油大县奖励资金、花生良种繁育和高产创建等项目过程中,正阳着力示范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易降解农药,实施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控等技术,确保用药安全。花生收获后,在晾晒、脱壳、贮藏、加工等环节,大力推广标准化技术规程,将花生水分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极大降低了黄曲霉毒素对花生的污染。同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与农业部生物毒素检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加大花生产品抽样检测力度。
国家、省、市农业部门对“正阳花生”质量安全极为重视。自2009年以来,农业部把“正阳花生”纳入抽样检测范围,严密监测其花生品质。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和黄曲霉毒素污染等项目。2009年~2014年,农业部生物毒素检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深入正阳县市场、农家、加工户等抽样155个,检测数据显示“正阳花生”品质相对安全,其中黄曲霉毒素有3年未检出。2010年、2012年、2014年均值都在国家标准之内。重金属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农药残留均未检出。省、市、县农业部门在每年的例行检测中,各个检测数据也都在食品安全范围内。农业专家表示,从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黄曲霉毒素污染三大质量指标来看,“正阳花生”业已达到国家绿色产品标准。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天中晚报
责任编辑 / 凯旋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