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207
全媒体记者 马军领 李京帆 通讯员 余川
“这个‘见义勇为’确认证书,是对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肯定。”近日,正阳县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工作人员带着烫金的见义勇为确认证书,来到油坊店乡赵店村村委。当把证书递到村党支部书记王富业手中时,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微微颤抖,感慨道:“当时没想别的,就想着把人救上来,这证书让我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临危纵身,他是60米深井的“生命锚”
让时光倒流至今年8月3日12时45分——刚结束上午浇地的王富业接到村民的电话:“有人掉井里了!”王富业撂下饭碗就冲向现场。60米深的机井幽暗狭窄,井下情况不明,被困村民余小英危在旦夕。报警电话虽已打出,但专业救援力量尚在途中,每延迟一秒,村民的生还希望就渺茫一分。“等不及了!我下去!”47岁的王富业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地说。他让众人用绳索捆住自己的双脚,头朝下,毅然被倒吊着送入深不见底的井中。井壁粗粝,下降过程中身体被剧烈摩擦,可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快一点,再快一点!接近水面时,他看到了因极度恐惧而近乎昏迷的余小英。井内缺氧、空间逼仄,他一边艰难调整姿势,一边温言安抚:“别怕,我一定把你救上去!”奋力抓住余小英后,他用脚晃动绳索发出信号。上升过程险象环生,错位的井管死死卡住遇险者,他强忍着倒悬的窒息感和全身刺痛,拼尽全力助其脱困……约30分钟后,两人成功升井!阳光刺眼,王富业的胸腹、背部、手臂早已血肉模糊,发现余小英没有大碍后,他长长出了一口气,累得瘫坐在地上。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并非王富业第一次“逆行”。从军营里的抗洪先锋到乡村中的见义勇为者,他用一次次挺身而出,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誓言,深深镌刻在赵店村的每一寸土地上。
党建铸魂,甘做和谐乡村“守护人”
“他从不是喊‘你们上’的人,而是带头‘我先上’的人。”村民霍道杰的话,道出了赵店村人对这位村支书的信任。这份信任,源于军营淬炼的底色——12年军旅生涯中,他在抗洪救灾模范周丽平生前所在连摸爬滚打,将“冲锋在前”的军人本色,从练兵场带到了乡村振兴的主战场。
2017年5月,退役后的王富业当选赵店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他就把建强党支部作为头等大事:“三会一课”规范扎实,“主题党日”雷打不动,党员教育管理严字当头。他常对村“两委”班子成员说:“对群众讲的话,一定要兑现!”他要求村“两委”干部言必信、行必果,以实干取信于民,将一个充满凝聚力、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了赵店村百姓最可信赖的“主心骨”。
如何让村庄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是王富业经常思考的问题。为此,他推行“网格化”精细管理,将全村划分为21个网格,组建党员、志愿者调解队,今年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5起,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村里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重大事项群众参与率超98%。同时,他深挖市级非遗“二鬼摔跤”等文化资源,组织旱船、高跷、锣鼓等民俗队伍,每年春节开展巡演,丰富村民精神生活,让文明和谐在赵店蔚然成风。
产业夯基,勇当共同富裕的“领路人”
“嗒嗒……”赵店村的服装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赶制订单。“我在这里干3年了,每月能领两三千元,还不耽误照顾家。”村民赵献丽一边忙活一边满意地说。 “要让村民腰包鼓起来,先把产业的架子搭起来!”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就业难的困境,王富业亮出“实招”:他带头创办服装厂,让30余名农村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他积极奔走争取项目,建成蔬菜大棚、保鲜冷库等,盘活集体资源,持续壮大集体经济。
赵店村素有搞建筑的传统,拥有350多台桥梁打桩机,曾因信息不通、各自为战而陷入低价竞争。王富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刻组织村“两委”建起信息联络微信群,整合资源、统一调度,让“赵店打桩人”的名号响彻全国,如今每台打桩机每年能稳赚20万元。他还牵线村党员王松超的劳务派遣公司,每年帮助200多名村民外出务工——从“单兵作战”到“抱团发展”,王富业用产业振兴的“金钥匙”打开了赵店村的致富门,将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村民。
扎根基层,做父老乡亲的贴心人
2017年刚上任时,王富业首站便直奔村小学。听到孩子们期盼拥有一座教学楼的梦想,他立即行动,多方协调,仅用一年时间,崭新的教学楼就拔地而起,朗朗书声回荡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
“孩子,你咋来了?”2022年,王富业到小赵店村民组为百岁老人做人脸识别认证,刚进门就看到老人正吃力地抱被子。他快步上前,头顶着被子送到门口晾晒,老人眯眼认出他时的一句“孩子”,让他倍感温暖,这也是群众对他最朴素的肯定。肖庄村民肖俊领至今记得,2023年冬夜12时许,醉酒倒在路边,王富业冒着严寒把他扶上车送回家;魏永杰老太太也忘不了,暴雨夜的凌晨,王富业打着手电筒蹲守在易积水的她家院外,确认安全后才悄然离开。那束照进院子的光,照亮的不仅是庭院,更是民心。 李庄村民组有两段100米的土路,一到雨天就泥泞难行。王富业盯上土地平整项目清理出的砖渣,自费找车运输、协调挖机压平,硬是把“泥水路”变成了“放心路”;土地整治中,挖机碰坏村民废弃猪圈,老人执意要返修,王富业上门调解时,老人却握着他的手说:“支书来了我啥都不说了,他给我办了太多好事,这点小事不算啥!”——他做的每件“小事”,都深深记在了村民心里。
2023年夏季的一个正午,酷暑下,王富业接到村民电话:“大队桥头有人摔坏了!”他开车火速赶到,发现是外村人骑电动车滑倒,头破血流已昏迷。他一边打120.一边用身子为伤者遮阳,村民杨卫琴递来遮阳伞。没多久,又有村民悄悄在他头顶撑起一把伞。这把“接力伞”,勾勒出了一幅干部群众心手相连的最美画卷。
多年来,赵店村先后荣获“脱贫攻坚先进村”“人居环境先进村”等称号,王富业个人也获评“正阳县最美退役军人”。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王富业,这位普通的村党支部书记,用一次次挺身而出诠释了“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担当,用一件件暖心实事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用坚实的步伐带领赵店村群众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前行。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马军领 李京帆
审核 / 汤越
终审 / 赵俊峰
下一篇:正阳县举行“中华慈善日”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