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订金” !“双十一”网购出现纠纷如何维权

    点击量:3415

目前,“双十一”购物季各大电商平台推出了“满减叠券”“预售锁价”“限时秒杀”等优惠活动,这些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大家在购物的同时,也容易遭遇各类消费纠纷。近日,江苏镇江丹徒法院的法官结合审理中常见的典型案例,为大家详解网购中的风险与维权要点。

“双十一”的促销规则复杂,尤其是预售模式下,“定金”和“订金”两个读音相同、写法相近的词汇,常常让消费者混淆。看似一字之差,背后却关联着截然不同的法律后果。

“定金”≠“订金” !“双十一”网购出现纠纷如何维权

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审管办法官白雪介绍,

“定金”是法律明确的担保形式,像给合同上了“紧箍咒”。付定金方违约,比如反悔不买,无权要回定金;收定金方违约,比如不发货,需双倍返还定金。且定金最多只能占商品总价的20%,多交的部分不算定金效力。

“订金”只是生活中的习惯用语,并非法律概念,本质是“提前付的部分货款”,没有担保作用,无论买卖双方谁违约,付订金方都能要求返还。

“定金”≠“订金” !“双十一”网购出现纠纷如何维权

此外“双十一”期间,海量订单带来快递运输压力倍增,快递延误、丢失、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快递在运输途中出现问题,损失该由谁来承担?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权?这也是网购中高频出现的纠纷点。

“定金”≠“订金” !“双十一”网购出现纠纷如何维权

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审管办法官白雪:卖家通过快递公司将商品送至双方约定的交付地点,买家未签收之前商品则未完成交付,此时仍由卖家承担快递毁损的风险。消费者在签收快递时要当场验货,发现问题及时拍照留存证据,并及时与商家沟通赔偿问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算法杀熟”等成为“双11”套路 专家建议:建立“黑名单”制度

下一篇:涉案金额超1400万元!当心兼职变成诈骗“帮凶”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