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旅游还能得千元补贴?起底“旅游补贴”谣言背后的“低价游”内幕

    点击量:5416

近期,在多个网站平台上出现一则“去云南旅游每人补贴3169元”的信息,声称云南官方正在发放大额旅游补贴,游客499元就可享受6天5晚的云南深度游。去云南旅游真的会有“大额旅游补贴”吗?

近期,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执法工作人员发现,网络上陆续出现一则关于云南旅游补贴的谣言信息,该信息不仅在标题上写到“定了,云南已明确!每人补贴3169元!”。

去旅游还能得千元补贴?起底“旅游补贴”谣言背后的“低价游”内幕

还在正文中提到,由于云南启动所谓“特惠出行补贴计划”,游客只要花费499元就可以在云南享受6天5晚的深度游,甚至还打出“两人同行再减200元,限量50份”的推广促销广告。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综合执法监督局负责人一级调研员 吕开家:这个虚假广告出现了好几次,也有一些平台进行了转发。这是一个典型的虚假信息,还有鼻子有眼,并且还引用了云南文旅强省三年行动规划文件图片,这个行动规划里面没有任何谣言所说的内容。

据云南文旅执法人员介绍,发布者为了增加谣言信息的真实性,还在其中加上了一张政府红头文件的截图。

去旅游还能得千元补贴?起底“旅游补贴”谣言背后的“低价游”内幕

据了解,该文件是2023年9月,云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云南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三年行动(2023—2025年)》,文件中不仅没有涉及所谓“特惠出行补贴计划”,更没有“去云南旅游每人补贴3169元”的相关内容。

去旅游还能得千元补贴?起底“旅游补贴”谣言背后的“低价游”内幕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综合执法监督局负责人一级调研员 吕开家:文件是对云南未来的长远规划、设计、目标,里面没有谣言中的数字,也没有这样的事。

炮制“旅游补贴”谣言

为“低价游”引流

这则“去云南旅游每人补贴3169元”的谣言信息源头来自哪里?制造这则谣言的人又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呢?

据云南文旅执法人员调查,近几年每到旅游旺季的时候,类似“旅游补贴”的谣言就会在网上传播,而且连“补贴3169元”的这个关键信息都一直被不断使用。另外,此类“补贴3169元”的谣言不仅涉及云南,还包括内蒙古锡林郭勒、贵州贵阳、广西桂林等地。

去旅游还能得千元补贴?起底“旅游补贴”谣言背后的“低价游”内幕

云南省旅行社协会秘书长 魏蔚:这样的消息并不是第一次看到,在各式各样的平台上多多少少都会有这样的消息,我们通常是通过官方公众号来发声,引导大家本着理性的消费态度。

在此类谣言信息中,发布者都会附上一个“低价游”的营销推广链接,当“政府红头文件”“特惠补贴”,以及“限量50份”这些关键词组合到一起时,很多不明真相的人被吸引后,其中有人就会点击“低价游”的链接了解详情,并进一步被诱导购买。

去旅游还能得千元补贴?起底“旅游补贴”谣言背后的“低价游”内幕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综合执法监督局负责人一级调研员 吕开家:其实就是为了做低价游广告获客,然后宰客。最近我们在组织各个州市文旅人员以及执法人员,每天都针对云南的低价广告投诉举报,并联系网站平台和发布者下架,收到了一定成效。

“低价游”有强制购物

缩减游览时间等陷阱

“低价游”也叫不合理低价游,之所以不合理,是指背离价值规律,低于经营成本,以不实价格招揽游客,以不实宣传诱导消费,以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

据云南文旅执法工作人员介绍,不合理低价游的逻辑,不是提供旅游服务,而是通过连哄带骗让参团的游客不断消费。在此过程中,就会出现强制购物、缩减景点游览时间等陷阱,游客一旦参团不合理低价游,自身的合法权益就很难保障,也会影响旅游体验。

还原为“低价游”引流的套路

记者分析,此类为“低价游”引流而捏造的谣言,其套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先抛出所谓“政府补贴3169元”的诱饵,吸引网友关注浏览。另外,为了让消费者相信低价游如何覆盖成本,而所谓“3169元”政府补贴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借口。第二步,利用虚假的政府红头文件截图做背书,增加谣言信息的真实性。第三步,打出类似于“再减200元,限量50份”的推广促销广告,营造销售火爆、不买就会错过的假象。第四步,附上“低价游”的广告链接,吸引有需求的人上当受骗。

这些都是谣言!别信

除了刚才披露的为“低价游”引流的谣言之外,近期还有哪些言论是网络博主为博取眼球、吸粉引流而虚假杜撰的谣言呢?

1

河南一地发射三千枚增雨弹引发暴雨?谣言!

近日,有网民在网络平台散布消息称,“河南信阳一早上发射3000枚增雨弹,将原本平静的县城变成了灾区。信阳城内最高积水达1米,干旱变内涝”。

6月18日,河南省信阳市气象局发布通报:全市气象部门的个别站点开展了少量的人工增雨作业,全市平均降水量0.6毫米,“人工增雨作业造成狂风暴雨灾害”等相关网络言论与事实严重不符。

2

重庆一地有人偷玉米卖 2人食用后中毒死亡?谣言!

近日在部分社交群组中流传,重庆“忠县有人偷盗打了农药的玉米去卖,导致2人食用后中毒死亡”等信息。

经重庆相关部门核实,近期,忠县未收到相关警情,也没有发生因食用玉米致人中毒死亡事件,该网传信息系谣言,不属实。目前,该虚假信息发布者已被重庆相关部门依法调查处理。

3

珠穆朗玛峰无限期关闭?谣言!

近日,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珠峰无限期关闭”。对此,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定日县管理分局发布公告表示:网传“珠峰无限期关闭”为虚假不实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规定,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现有的珠峰大本营(绒布寺)以上属于核心区,未经依法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珠峰大本营属于实验区,可以从事科学实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等活动。

(总台央视记者 张岗 陈鸿燕 刀志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警惕“快递中奖”骗局 涉案资金上亿元超千人被骗

下一篇:《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发布 推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组合拳”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