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1772
全媒体记者 朱建峰 通讯员 赵运领 韩东原
月映诗行承传统,家国同心庆双节。9月26日,平舆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墨韵飘香、诗意盎然,2025年“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中秋”暨迎国庆经典诗词朗诵文明实践活动在此温情启幕。此次活动由河南省科学院、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中共平舆县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平舆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携手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及县融媒体中心共同承办,旨在通过诗词这一文化载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双节同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文化宣讲引共鸣:溯源中秋意蕴,解码诗月情怀
活动伊始,平舆县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中心主任赵运领以“月满中秋话传统”为主题展开了一场生动详实的PPT宣讲。他首先从中秋节的起源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解析了这一源自上古祭月习俗、定型于唐宋时期的传统佳节,如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并承载起“团圆感恩”的深厚文化内核。
在“神话故事”篇章,嫦娥奔月的凄美传说、吴刚伐桂的执着坚守等,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得以生动呈现,带领现场观众重温了那些镌刻在民族记忆中的经典片段。谈及中秋传统习俗时,赏月的雅致、吃月饼的寓意等民俗的历史渊源与文化象征被逐一阐释,其中,月饼从最初的祭月供品演变为今日团圆象征的历程,因其贴近生活而尤为引人入胜,让观众对寻常食物背后的文化意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后,赵运领主任通过《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乡愁,以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等经典诗作,细致解读了古人借月抒怀的情感密码与文化基因,不仅丰富了观众的文化知识,更为后续的诗词朗诵环节巧妙地埋下了文化伏笔,引导大家在情感与认知上做好了充分准备。
诗词朗诵抒胸臆:融合家国情怀,共庆盛世华诞
随着文化宣讲的圆满结束,备受期待的国庆经典诗词朗诵环节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平舆县总工会、共青团平舆县委、平舆县妇联以及平舆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代表们精神饱满,依次登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
平舆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代表以一篇《月圆情满 思乡人远》为题,深情款款地开启了朗诵序幕。“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经典名句与饱含真情的原创诗文交相辉映,朗读者凭借精湛的朗诵技巧,时而语调低回婉转,如泣如诉地倾诉着游子的乡愁别绪;时而情感温情脉脉,细腻入微地感念着家庭的团圆之乐。其真挚的情感与富有感染力的表达,将身处异乡的游子对故土的深切眷恋以及家中亲人的殷殷牵挂与美好期盼演绎得淋漓尽致,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一位观众的心弦,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随后,另一位代表带来了慷慨激昂的朗诵——《盛世华诞 共谱华章》。“月照山河秀,国盛万家欢”,朗诵者以铿锵有力的语调,深情回顾了祖国母亲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用饱含自豪与深情的词句,热情赞颂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其朗诵巧妙地将中秋佳节的团圆之意与国庆华诞的自豪之情融为一体,营造出“小家”团圆与“大家”兴盛同频共振的美好意境。当“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这掷地有声的铮铮誓言响彻全场时,现场气氛达到高潮,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平舆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文明实践谱新篇:创新形式载体,浸润文化新风
此次“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中秋”暨迎国庆经典诗词朗诵文明实践活动,巧妙地采用了“文化宣讲+经典朗诵”的创新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传承与伟大时代精神的弘扬有机结合。这不仅是平舆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一次生动探索和具体实践,更是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有效途径。活动通过寓教于乐、寓学于情的方式,让参与者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深情诵读中坚定文化自信,在互动共鸣中厚植家国情怀。
展望未来,平舆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继续坚守“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使命担当,持续以传统节日为重要契机和有效载体,不断策划并开展更多贴近群众、接地气、有温度、有深度的文化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努力让中华经典文化如春雨般浸润人心,让新时代的文明新风尚如春风化雨般传递到千家万户,为建设文化繁荣、文明和谐的新平舆贡献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朱建峰
审核 / 汤越
终审 / 赵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