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县第十四小学校长陈瑞瑞:用26年光阴点亮乡村教育之光

    点击量:390

全媒体记者朱剑锋 通讯员 贺志勇

又是一年丰收季,麦浪滚滚穗飘香。小满,如期而至。走进平舆县东皇街道段营社区,放眼望去,麦浪在风中翻涌成金色的海洋,一派丰收景象。在平舆县第十四小学的校门口,陈瑞瑞正俯下身,帮1名一年级的学生系好胸前散开的红领巾。粉笔灰落在她鬓角的白发上,像落在麦田里的初雪。在这所距离县城八公里、三面环田的乡村小学,陈瑞瑞已经守望了26个春秋。从青丝到华发,她见证着斑驳的瓦房变成了多媒体教室,目送着一茬茬“麦苗”成长为栋梁,她用教育者的赤诚在金色麦浪间书写着动人的育人篇章。

平舆县第十四小学校长陈瑞瑞:用26年光阴点亮乡村教育之光

初遇麦田,扎根教育热土

2000年5月7日,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陈瑞瑞蹬着“叮当”作响的自行车,穿过青葱的麦田,车铃惊起云雀,车轮碾过坑洼的土路,来到了东皇街道段营小学(现平舆县第十四小学)。

“这就是我今后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尽管心里早有准备,陈瑞瑞依旧难掩失落地喃喃低语。那时的校园,几排低矮的瓦房蜷缩在杨树荫下,像一本被岁月遗忘的旧书。教室后墙泛黄的《小学生守则》,斑驳处露出红砖和沙灰的筋骨。回荡在校园里的琅琅读书声,犹如一首美妙的乐曲,渐渐平复了她内心的“波涛汹涌”。

“站上讲台,我就要对学生负责!”想想自己心心念念的“教育梦”,面对简陋的环境,陈瑞瑞没有丝毫退缩,在闲置的教室里她支起煤炉,把教案铺在脱漆的课桌上,擦去长条板凳上的灰尘。风从钢筋支起的窗户溜进来,带着丝丝清凉,窗外鸟叫与虫鸣正热闹地争夺着初夏的主场。

“我真没想到能在这里坚持二十多年!”忆往昔,陈瑞瑞有些唏嘘地说。连她都没想到,从那一刻起,她便与这所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启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教育守望之旅。

平舆县第十四小学校长陈瑞瑞:用26年光阴点亮乡村教育之光

车轮家访,传递温暖希望

“这里的孩子需要我,我要带他们看更广阔的世界。”陈瑞瑞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家访的车辙,是她与学生之间最深情的联结。

“道成,咱今天把之前落下的课都补上,只要好好学,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记得那年麦收时节,陈瑞瑞载着作业本,穿越金色的麦海,去给病休的道成同学补课。道成伏在麦垛旁认真写字,“咕咕咕”的鸟叫声仿佛也在为他伴奏。陈瑞瑞鼓励的话语,成为道成后来扎根广州的底气。

“别落下!”当得知小宇同学因心肌炎生病,父亲又外出打工,家中困难时,陈瑞瑞骑车十几里路来到小宇家。看着灶膛火光映着小宇通红的小脸,听着佝偻着背的奶奶的叹息,她默默递上几百元药费。“大娘,小宇的病不能耽误,这点钱先拿着给孩子看病,好了赶快上学。”如今,握着叉车方向盘的小宇,依然记得当年陈老师教他用毛笔写“希望”二字的场景。

  “你一定行!”为了帮助留守儿童莹莹备战演讲赛,陈瑞瑞把她带到自己家里,陪着她在台灯下反复练习。“莹莹,别紧张,跟着老师的节奏,把‘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的发音再练几遍。”陈瑞瑞在台灯下耐心地指导着。当莹莹在县城领奖台高举奖杯时,陈瑞瑞仿佛听见了麦苗拔节的声响,那是生命突破黑暗时最动人的乐章。

平舆县第十四小学校长陈瑞瑞:用26年光阴点亮乡村教育之光

创新教学,让知识生根发芽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源头活水。”在陈瑞瑞的课堂上,知识不再是枯燥的印刷字块,而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种子。

教《落花生》时,孩子们在田埂上热烈争论“要做桃树还是花生”;讲《赵州桥》前,他们趴在学校后边小河的石桥上仔细数裂纹;学《爬山虎的脚》,陈瑞瑞巧妙地将课文中“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与农具钉耙结构类比,还找来村子里的手艺人教学生用竹篾制作爬山虎脚部模型。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恍然大悟的表情,陈瑞瑞笑着默念,“我们要让课本里的知识,真正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当课本里的蝴蝶落在学生的草帽上,当古诗里的炊烟从学生家屋顶升起,知识便在孩子们的心中扎下了根。

日复一日的教学,让陈瑞瑞教学技能飞速提升,现在她已经成为“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名师”。她依托自己的“河南省小学语文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充分发挥首席教师的示范、带动、引领、辐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牵手全县乡村首席教师及名师,打通乡村教师发展“最后一公里”。

平舆县第十四小学校长陈瑞瑞:用26年光阴点亮乡村教育之光

桃李芬芳,延续教育故事

“班上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有的还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普遍缺乏关爱,只有走进他们的心里,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今年6月,陈瑞瑞她们即将送走一批学子,9月,又会迎来了一批新学生。谈及对孩子们的管理,陈瑞瑞稍显无奈,却又坚定地说。

从这所学校走出的孩子们,带着麦田赋予的韧性,奔向了远方。患有小儿麻痹症的鹤松,省农校毕业后在家乡搞起了养殖,还特意送来养殖场的土鸡蛋,养殖手册里夹着当年陈瑞瑞批改的作文;曾在教室后排画铁路的赵乾,如今成为了一名火车司机,寄来的路线图上还画着学校门前的油菜花田;在省城教书的莹莹,教案本里始终夹着当年陈瑞瑞送她的书签……

“我还是喜欢你们叫我老师,我不过是从一个班的老师,变成了全体学生的老师罢了。”岁月流转,校园里当年和学生一起栽下的石楠树苗,已长成郁郁葱葱的卫士,不负众望的陈瑞瑞也接过了十四小校长的重任。但她依旧“活跃”在课堂上,孜孜不倦的追求着。

暮色中,陈瑞瑞凭栏远望,目光穿过金黄的麦浪。晚风拂过校门口新栽的紫藤,预备铃在暮色中轻轻摇晃。二十六年前那个姑娘,早已成为了麦田里最坚定的守望者,用半辈子的光阴,把课本里的文字酿成了照亮孩子们远方的星光。而她的教育故事,也将在这片充满希望的麦田里,继续书写下去。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朱剑锋

审核 / 汤越

终审 / 赵俊峰

上一篇:平舆县邮政分公司全方位服务“三夏”生产

下一篇:驻马店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在平舆县举办“四高四争先 青年勇担当”青年企业家学习交流活动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