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553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田晓航、帅才)23日将迎来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中医专家介绍,这一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气温将进一步下降,昼夜温差增大,养生防病重在藏阳护阴,温补阳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提到:“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病科主任医师唐旭东说,霜降时节天气渐寒,始降霜雪,万物收藏,此时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养护的重点宜顺应自然转向内在积蓄。

“俗话说‘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属土,应以淡补为原则、补血气以养护脾胃。”唐旭东说,可选用牛肉、羊肉、鸡肉等温热性食材搭配生姜、红枣等提升阳气,还可用紫苏、山药、桂圆等温补脾胃的食材煲汤或煮粥食用;应对“秋燥”可选雪梨、银耳、百合等滋阴润燥之品。
起居也需格外注意。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病科主治医师李蕊白说,霜降节气昼夜温差较大,应及时添衣,特别是做好脚部和胃部保暖;宜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睡前可以热水泡脚以缓解疲劳;可通过郊游、登山、赏菊等活动舒缓心情,但不宜过度劳累、大汗淋漓。
“霜降时节还可采用多种中医药适宜技术应对常见健康问题。”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徐寅举例,艾灸关元、足三里、肺俞等穴位能温通经络、扶助阳气;对于“秋燥”引起的咽干、皮肤干痒,可按揉列缺、照海等穴位以缓解不适;用艾叶、红花等药材煮水泡脚,还可促进气血循环,祛除寒湿。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新华网
责任编辑 / 孔荣荣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抗阻训练会让孩子长不高?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练?别误会抗阻运动|运动是良医
下一篇:做放射检查要保持体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