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10万+
全媒体记者 郭建钢 张雨琦 马丹
随着秋冬季节来临,市民健康筛查需求显著上升。记者从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获悉,近期该中心日均接待量较平日增长30%,但不少市民拿到体检报告后,仅聚焦“↑↓”箭头标记,对临界值指标、专业术语一头雾水,甚至陷入“无箭头即健康、有箭头就恐慌”的误区。为此,记者专访该院体检中心主任周焕霞,拆解报告解读关键,助力市民科学读懂身体“健康账单”。
“只看箭头判断健康,很容易漏掉重要健康信号。”周焕霞主任举例说明,以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为例,若数值略高于参考值,且近期有感冒、熬夜经历,大概率是身体短暂应激反应,并非一定是感染;但空腹血糖若处于5.6-6.1mmol/L区间(正常标准为<5.6mmol/L),虽未出现“↑”箭头,却已属于“空腹血糖受损”状态,若不及时调整饮食、运动习惯,未来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升高。
针对市民尤为关注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周焕霞主任特别提醒“需理性看待”:“肿瘤标志物升高不等于患癌,比如甲胎蛋白(AFP)升高,可能与肝炎、肝硬化相关;反之,指标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肿瘤,部分早期癌症患者的标志物可能仍在参考范围内,必须结合CT、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那么,体检报告应优先看哪些内容?周焕霞主任给出明确方向,建议重点关注与心脑血管、代谢、器官功能相关的三类核心指标,快速掌握健康重点:心脑血管方面,需紧盯血压(正常标准为高压90~140mmHg、低压60~90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数值越高越易导致血管硬化)、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会增加中风风险);代谢相关指标中,空腹血糖(正常3.9-6.1mmol/L)、血尿酸(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体重指数(BMI正常18.5-23.9)需重点留意,异常可能引发糖尿病、痛风、脂肪肝等问题;器官功能上,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反映肝脏损伤情况)、肾功能(肌酐、尿素氮体现肾脏排泄能力)、甲状腺功能(TSH异常可能提示甲亢或甲减)若出现波动,需及时排查器官病变。
“拿到报告后别慌,按‘三步法’处理更高效。”周焕霞主任进一步给出实操建议:第一步,优先查看“体检结论与建议”,标记出“建议复查”的项目,如尿常规红细胞异常、甲状腺结节等,需在1-3个月内到对应科室复查,明确指标波动原因;第二步,若结论提示“需进一步检查”,如肺部结节、乳腺钙化等,应尽快预约专科检查,避免延误诊治;第三步,即便报告无明显异常,也需留存报告,每年对比指标变化,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有慢性病家族史者,动态监测比单次结果更具健康参考价值。
“体检不是‘完成任务’,读懂报告、落实健康建议才是关键。”周焕霞主任建议,市民若对报告内容有疑问,可直接到体检中心咨询,或携带报告前往专科门诊,让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真正发挥体检的健康预警作用,为身体筑牢“防护屏障”。(编辑 詹云清)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