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461
AI制图
□阳谷县中心医院 仇东波
当种植牙手术顺利完成,牙齿缺失的空缺被“完美填补”时,很多人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事实上,种植牙的成功并非终点,种植牙的长期存活离不开细致的后期维护。
种植牙由植入牙槽骨的种植体、连接种植体与牙冠的基台和模拟天然牙外观的牙冠三部分组成。虽然种植体采用生物相容性极佳的钛合金材料,能与骨骼形成牢固结合,但基台与牙冠的连接处、种植体周围的牙龈组织,仍是细菌易滋生的“薄弱环节”。这些部位一旦堆积牙菌斑和牙结石,会引发种植体周围炎——这是导致种植牙松动、脱落的主要原因,其病理过程类似天然牙的牙周病,却更难逆转。
日常口腔清洁是维护的第一道防线,且需采用针对性方法。与天然牙相比,种植牙的颈部(基台与牙龈接触处)更易积存食物残渣。建议每天使用软毛牙刷,采用45°角轻柔刷洗种植体周围,避免用力横刷损伤牙龈;牙线或牙间刷需深入基台与牙冠的缝隙,清除邻面菌斑。尼古丁会抑制牙槽骨修复,加速种植体周围组织萎缩,因此戒烟是维护种植牙的重要一环。
定期专业维护同样不可或缺。建议种植牙患者每6个月到口腔医疗机构复查一次,包括检查种植体松动度、牙龈炎症指数,拍摄X线片评估牙槽骨吸收情况等。若发现种植体周围牙龈红肿、探诊出血,或出现轻微松动,需及时进行牙周洁治、局部用药等干预,阻止病变进展。
饮食习惯对种植牙寿命的影响常被忽视。虽然种植牙的咬合力接近天然牙,但过度咀嚼过硬食物(如坚果、冰块、硬壳海鲜)可能导致牙冠崩裂或种植体受力过大。此外,单侧咀嚼会使种植牙承受额外负荷,长期可能引发基台螺丝松动。建议养成双侧交替咀嚼的习惯,进食黏性食物后及时清洁牙龈,防止黏附物长期刺激牙龈。
特殊人群的维护需格外注意。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种植体周围感染风险,这类人群除严格控糖外,应缩短复查间隔至每3个月一次;有夜磨牙习惯者,夜间牙齿无意识的过度咬合可能损伤种植牙,需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咬合垫,减少异常咬合力的影响;正在接受放化疗的患者,口腔黏膜易受损,需加强口腔保湿和抗菌护理,避免种植体周围组织感染。
部分患者认为“种植牙不怕虫蛀,无须认真清洁”,实则种植体虽不会龋坏,但周围组织的炎症同样会导致失败;还有人在出现轻微不适时拖延就医,等到种植体明显松动才就诊,此时牙槽骨可能已严重吸收,错失补救机会。事实上,种植体周围炎早期通过洁治、抗菌治疗,大多可有效控制,而一旦发展到骨吸收严重阶段,可能需要手术甚至拔除种植体。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大河健康报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