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吃太多,损害你的多个器官!很多人已超标

    点击量:471

日常生活,盐几乎存在于每一道家常菜中,摄入过量不仅会悄悄损伤心血管,还会增加患脂肪肝和肝癌的风险。

然而,许多人吃饭时往往觉得“味道不够”,还会额外加盐。长此以往,口味会越来越重,摄入超标。

 减少盐的摄入或可降低脂肪肝、肝癌风险

2025年6月,一项研究发现:减少食物中的盐分有助于保护肝脏。经常在食物中盐摄入超标的人,患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研究人员分析了近50万参与者,追踪他们13年的饮食习惯。根据参与者“日常是否在食物中额外添加盐(不包括烹饪用盐)”的频率分为四组:很少添加盐、偶尔添加盐、经常添加盐、总是添加盐。

结果发现,与很少添加盐的人相比,偶尔添加盐、经常添加盐和总是添加盐的人,患脂肪肝的风险分别增加了8%、22%和40%。对于肝硬化和肝癌,也有类似的结果。

这说明额外在食物中添加盐的频率越高,患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就越大。研究强调,减少盐的摄入对预防肝病非常重要,建议尽量减少加盐以保护肝脏健康。

此外,一项涉及195个国家地区因饮食结构造成的死亡率、疾病负担的调查研究指出,在食物中添加盐的频率越高,过早死亡的风险越高,预期寿命越短。

高盐饮食正在悄悄毁掉身体器官

■ 心脏:高盐加重心脏负担

钠摄入过多,会导致体内水分滞留,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容易得心血管疾病。

■ 肾脏:高盐增加肾脏负担

摄入过量盐分,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多余的钠离子最后都要从肾脏排出,增加肾脏的负担。

■ 胃:高盐增加胃癌风险

盐摄入量还与胃癌风险存在正相关性,因为高浓度的钠会使胃黏膜变得稀薄而失去保护功能,增加胃癌风险。

■ 骨骼:高盐加速钙的流失

钠离子有“多吃多排”的特点,吃进了钠就会促进肾脏排出钠,排尿的同时钙质也会流失一部分,增加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下降)的风险。

■大脑:高盐损害大脑认知

高盐饮食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影响脑部供血,导致认知功能下降。

 轻松控盐记住这8个小窍门

■ 做饭使用限盐勺

炒菜时,一个人建议用2克盐勺取盐,一顿饭一勺,一天2~3勺。

盐吃太多,损害你的多个器官!很多人已超标

△某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2克控盐勺

■ 善用调料替代食盐

通过不同味道的调节来减少对咸味的依赖,如在烹制菜肴时放少许醋替代盐;

在菜里适量放点辣椒、花椒、葱、姜、蒜等香辛料炝锅提味;

鲜蘑菇、香菇、紫菜等本身带有鲜味,烹调时可不放盐;

自带酸味的柠檬汁、番茄汁也可增加风味。

■ 快出锅时再放盐

除了腌制肉类时需要提前先放一点盐,其他情况下只需出锅前加盐就行。这样盐仅附在食物表面,可以减少食盐的摄入量,舌头同样可以感觉到咸味。

用低钠盐替代普通盐

低钠盐是一种减少钠含量的食盐替代品,可以在保证口感的同时减少钠的摄入。但肾功能不全和高钾血症的患者应慎用低钠盐。

 注意隐形盐的摄入

许多加工食品中含有较高的盐分,如腌制品、熟食和一些调料等。在购买食品时,应关注食品标签上的钠含量,避免摄入过多的隐形盐。

  减少外出用餐次数

曾有调查发现,外出用餐时,一个人每餐的钠摄入量就已经超过了全天推荐摄入量。建议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尽量选择低盐菜品。

此外,点外卖也容易造成盐超标,建议少吃。

  循序渐进逐步减盐

限盐要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子减得太猛,否则会影响食欲。可以逐渐减少盐的用量,让味蕾慢慢适应。

  学会看营养成分表

买包装食品时阅读营养标签,营养标签中的钠就代表盐,1克钠相当于2.54克盐。尽可能选择选购钠含量较低的,或者具有“低盐”“少盐”或“无盐”标识的食品。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夏季如何预防空调病?专家给出4点建议

下一篇:夏季减肥四大误区!快来看看别踩雷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