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531
□临颍县人民医院银江辉
遗尿症又称夜尿症,是指5岁及以上儿童在夜间不自主地排尿,且每周至少发生两次,并持续3个月以上。其发生往往与孩子的生理、心理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生理上,遗尿症可能与膀胱功能异常、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等有关。心理上,焦虑、恐惧等情绪也可能诱发或加重遗尿症状。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也可能对遗尿症的发生产生影响。
遗尿症虽不直接威胁孩子的生命安全,但长期存在却可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深远影响。包括:
心理健康受损长期遗尿可能导致孩子自卑、缺乏自信心。孩子还可能因担心被嘲笑而避免参与社交活动,进而影响其社交技能的发展。
睡眠质量下降遗尿症可能干扰孩子的睡眠质量,导致其夜间频繁醒来,进而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和免疫功能的提升。
学习受影响遗尿症可能导致儿童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进而影响学习效率。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孩子学业成绩下降,进一步影响自信心和学校适应性。
生长发育受阻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可能导致孩子身高增长缓慢,出现身材矮小的现象。
那么,遗尿症该如何治疗呢?
行为疗法包括夜间训练、唤醒训练、排尿行为调整等。通过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以及夜间定时唤醒排尿,逐步改善遗尿症状。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的儿童,可遵医嘱口服相关药物进行治疗,但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依赖性。
物理疗法如膀胱训练、电刺激疗法等,可增强膀胱的储尿能力和控制能力,从而改善遗尿症状。
心理干预通过心理咨询、家庭治疗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减轻心理压力,改善家庭沟通模式,构建支持性的心理环境。
预防总是胜于治疗,以下是一些预防遗尿症的建议:
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减少夜间遗尿的发生。鼓励孩子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防止便秘,减轻膀胱的压力。孩子的晚餐宜早、宜清淡,避免过咸、过油的食物,减少睡前饮水量,以减少夜间尿量。鼓励孩子白天定时排尿,避免憋尿。睡前排空膀胱,以减少夜间遗尿的发生。此外,家长应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克服遗尿带来的心理压力。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大河网
责任编辑 / 李宗文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走出抑郁阴霾 心理治疗很关键
下一篇:正确哺乳 需掌握五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