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995
本报讯(记者蒋亦丰)刚过去的寒假,浙江省90个县(市、区)领到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即在当地选取若干学校试点,制定“每天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课)”的教学计划,于春季新学期开始实行。
这项改革的雏形出现在温州。2024年秋季,温州市在170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每天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课)试点,一节课时间不少于40分钟,编入课表,不得占用每天30分钟的体育大课间活动。
“体育课关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必须开足开齐开好。”温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遇到了课程调整、师资短缺、场地紧张等新问题,但试点学校对这项改革态度积极。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对学生在校时间进行了规划,制定了“3+1+X”模式,以满足每天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开设标准。除了3节常规体育课,还有1节球类选修课和1节兴趣类体育活动课。球类选修课上,学生可选择足球、网球、排球等活动的其中一项。兴趣类体育活动课则安排在周二或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后,学生在户外自主开展兴趣活动。
记者了解到,温州二外每天上午有30分钟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午有40分钟校园漫步时光,下午还有20分钟劳作课。“得益于寄宿制学校的优势,初中部的晚课间有体育类课程,晚自习结束后有晚锻炼时段。学生全部参与,每天运动时间远超2小时。”该校副校长张寰宇介绍。
体育课时增加,师资问题也接踵而至。有校长算了一笔账,一所中等规模的小学班级数在36个左右,每周多一节体育课,就要增加两名体育教师。为解师资之缺,有的学校发动全校教师,承担难度较小的体育活动课;有的则从校外招聘兼课教师。
一学期下来,体育课“天天见”的新常态在170所试点学校扎下了根。温州市南浦小学学生家长娄女士对此深有体会:“现在学校每天能保障2小时的运动时间,孩子精神头更足了,饭量也比过去增长不少。”
在总结了温州经验并对全省进行了摸底调研之后,浙江省教育厅于2024年年底发文,明确90个县(市、区)都要在春季新学期开展每天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课)试点。小学阶段突出基础性、趣味性,初中阶段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高中阶段鼓励采用专项性的教学组织方式,满足学生更高层次技能学习的要求。试点学校要优化课程设计,聚焦“教会、勤练、常赛”,统筹设计体育活动内容列入课程,打造多样化课外体育活动,助力学生奠定体能基础、提升运动表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
浙江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每天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课)为抓手,构建多元体育活动体系,推进阳光体育“一校一品”,完善学生赛事体系,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 / 李宗文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推动健康数据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