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点击量:13949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大暑。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此时正值中伏,骄阳似火中,大地开启“湿热交蒸”模式,滚滚热浪席卷盛夏。

暑伏天消溽暑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和小暑相比,此时的天气更加湿热难耐。《管子》曰:“大暑至,万物荣华。”俗语也有云,“大暑不暑,五谷不鼓。”高温和多雨带来的还有农作物的奋力生长,万物的繁盛。

以五天为一候,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此时节,枯草上的萤火虫卵化虫而飞,点点微光闪烁夏夜;土地变得潮湿,闷热大地仿佛一个蒸笼;雨量充沛,湿气渐渐聚集,天气开始向秋天过渡。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南宋陆游在《苦热》一诗中生动记录下这样的炎炎夏日。面对酷暑,古人有如宋代秦观“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在柳树成荫的避暑胜地,悠闲地纳凉休憩,也有如明代瞿佑所言,“竹床藤簟晚凉天,卧看星河小院偏”,在夏夜卧凉席看星星。

喝伏茶晒伏姜

暑伏天,民间多有喝伏茶之俗,人们将金银花、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一起熬煮,喝下以达清凉祛暑、养心益肺之用。

晒伏姜也是流传至今的习俗之一,做法是将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上容器蒙上纱布,在太阳下晾晒至出伏。

此外,广东一些地方盛行将仙草做成消暑甜品,俗称“吃仙草”;鲁南地区的人们往往会“喝暑羊”,用一碗温热的羊肉汤带走体内的积热;福建莆田一带会将荔枝、羊肉和米糟作为礼品,在亲友间互赠,即为“过大暑”。

在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里,让我们伴随这明媚骄阳,在热烈盛夏中获得内心的一片宁静。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人民网

责任编辑 / 裴怡楠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年纪轻轻,骨头先老?预防骨质疏松症从早做起

下一篇:脂肪肝、高血糖……这些体检指标竟成求职拦路虎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