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食糖危害健康!那么,代糖安全吗

    点击量:26877

近日,针对“同样喝碳酸饮料,喝无糖胖的人更多”等话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何丽指出,与含糖饮料相比,喝同样量的无糖饮料,由于摄入的能量较低,不可能导致肥胖的人更多,更不会导致得糖尿病的人更多。0卡0糖饮品比普通含糖饮品还是要健康安全一些。

过量食糖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现如今,人们摄入食糖的方式较之以往更为广泛。无论是蛋糕甜点上装饰的糖粉糖霜,还是街头巷尾路人捧着的奶茶咖啡,或是餐桌上的美味珍馐,食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走进一家超市,几乎80%以上的食物里都含有糖。

中国糖业协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食糖每年大约有600万吨市场缺口,靠进口等途径来弥补成为满足国民摄糖需求的唯一选择。据统计,国人人均一年消耗食糖达19.6公斤,平均每人每日的摄入量接近53.7克,相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每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多了整整一倍。

过多地摄入食糖,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难以想象且不可逆的伤害。食糖往往与肥胖、焦虑、失智等症状紧密相关。过度摄入食糖除了会导致龋齿的发生,还会加重胰腺胰岛的负担,会导致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心脏问题,甚至会影响人的智力,会使大脑反应变得迟钝,使神经系统处于抵制状态。

对此,何丽表示,许多国家纷纷开始“减糖”行动,如美国、英国和法国针对含糖饮料进行糖征税,丹麦针对巧克力、冰激凌等产品制定了“肥胖税”,这些政策的制定都取得积极的效果。

政策在呼吁,代糖莫被“妖魔化”

面对日益增长的公民潜在健康风险,我国也将降糖上升至国家管控层面。2016年,“三减三健”被提出,作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第二阶段的重点专项行动。随后,“三减三健”被纳入包括“健康中国2030”在内的相关文件,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提出“合理膳食行动”:鼓励消费者减少蔗糖摄入量。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

目前,在政策的积极引导下,食品健康和安全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市场也开始积极研发比食糖更为健康安全的替代品——代糖,这加速推进甜味剂代糖产业向纵深发展。代糖由此走进公众视野,走向更为广阔的消费市场。代糖指的是人工甜味剂像糖精、阿斯巴甜、甜蜜素等,和天然提取物,如甜菊糖苷、罗汉果苷等,还有一些糖醇类的功能糖。

值得注意的是,代糖不是糖。它不但不会转化成糖,更不会为人体带来多余的健康负担。例如,赤藓糖醇,则是代糖中兼具风味与健康的高质量代表。赤藓糖醇以天然甜味物质作为主要成分,通过玉米淀粉原料酵母发酵而产生的甜味物质,自带健康属性。它不产生热量,并且在相同的甜感下,保持着最好的口感。何丽表示,如需控糖、减糖,合理使用甜味剂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记者 徐新星)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中工网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重要突破!有望用于治疗重大疾病

下一篇:除了鸡蛋,其他蛋制品的营养你了解吗?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