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24636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萍 通讯员 魏佳琳
生活中去看中医,经常会听到医生说“你的湿气太重”。那么,人体的湿气究竟是什么?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又该如何正确进行调节?5月13日,记者采访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外治室权春分。
自然界中的潮湿气候会造成湿气侵犯人体,而湿气在体内大量堆积的主要原因是人体的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权春分说:“现代人以肉食为主,或喜肥甘厚味,且室内久坐,长期缺乏锻炼,加之冷饮、非当令果蔬、熬夜等诸多不利摄生因素,最终导致脾胃阳气受损,运化水湿能力下降,湿气就会在体内堆积。”
湿气给人体增加的不仅仅是体重,还会引起多种疾病。湿气最容易渗透,会渗透到身体的各个脏器、关节、肌肉、皮肤等,还容易与体外邪气里应外合,遇寒则成为寒湿,遇热则成为湿热,遇风则成为风湿等;湿气在体内某处长时间无法清除,还会逐渐酿浊成痰湿,更加粘腻,难以祛除,从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权春分介绍,譬如痰湿积于肝胆,会造成口干口苦,脸色发黄,眼圈发黑,头晕心烦,情绪暴躁,眼睛干涩等;痰湿积于脾胃,会造成腹部胀满,大腹便便,口臭、口淡、口粘,齿痕舌,四肢乏力,大便粘浊,对任何事情的热情度下降等;痰湿积于肺,会造成喉咙发痒,咽干痰粘,甲状腺结节,鼻闷,嗅觉减退等;痰湿积于肾,就会造成耳内潮湿,失眠健忘,头发易脱落,关节僵硬等。
如果说“风为百病之长”,那么可以说“湿为万病之源”!要想身体健康,调摄养生祛湿当为首选。权春分提醒:“除了避免坐卧湿地,防寒保暖外,平时的饮食习惯要以清淡为主,水果蔬菜(尽量选择时令果蔬),谷物能够起到很好的淡渗利湿的作用。烹饪方法易少油、少糖、少盐,可采用蒸、煮、炖、汆、拌等方式,代替炸、煎、红烧、腌、熏烤、卤等烹饪方式;避免冷饮,保护脾胃阳气;另外多进行户外锻炼,适当发汗,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湿气。”
喜欢中医调理的朋友,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做一些传统治疗。“譬如寒湿较重者,可以适当的艾灸;湿热较重者,可以选择刮痧、刺络放血和针刺;风湿较重者,可以选择拔罐、艾灸等方式进行调理。另外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体育锻炼能够帮助我们提升人体阳气,舒展气机,加速湿气的代谢。”权春分说。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 / 杨盼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